听音 · 读书 · 观影

《绝望》:就是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着干

九间_

写于柏林的俄文版《绝望》(Otchayanie)诞生于1934年。1937年出版英文版。之后的战乱导致该书几乎灭绝。一直到1966年才出版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绝望》(Despair)——纳博科夫用英文几乎重写了一遍。所以《绝望》后面接的诞生日期是(1934,1966),两个,而不是一个。法斯宾德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比那两部《洛丽塔》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法斯宾德把它排在最美的电影之列,心中十大佳片第三位。

道完背景回到小说本身。小说里随处可见纳博科夫惯用的口气、个人癖好、嘲弄和文字游戏。尖锐而直接,有时让人发笑,有时让人受不了——因为碰巧和这位天才相比我愚蠢得多。

在这么多传统特色中,本书发扬光大的最大癖好不是什么蝴蝶,而且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嘲弄。我只看过极少数他的作品,不过应该没那一部比这本《绝望》涉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多。一开始两个长相完全相同的人相遇,一个流浪汉闯入了一个小商人的生活。大家还记得《双重人格》吧?相似的两个人、多重矛盾性格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从青年时代就念念不忘的意象。文中还出现过一个老人和狗的组合,这个意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开头便有。赫尔曼杀人后东躲西藏,并伴有易暴易燥情绪。整个一个拉斯科尔尼科夫!纳博科夫不可思议地大量运用同时篡改“死敌”的创意,并不失时机地点出书名和作者名,并借小说人物之口直接明了耍脾气般骂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书末还设计了一个作者所谓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完美结局,可惜实际上一点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风格。纳博科夫这么做用意是什么呢?肢解传统小说的结构,不时冒出胡言乱语,错乱作者、主人公与另一相似者的身份,两个相似的人其实完全不相似。

好吧,不相似。纳博科夫深受俄国文学影响却也着实走出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逻辑,主人公的翻版会打倒主人公,并取而代之。主人公会歇斯底里,从理智发展到不可理喻。完整的情节,不会冒出作者姓名、作者关于写作与文学的小讨论,作者的思想分裂开来隐藏在不同人物背后。纳博科夫正好相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站在台前主宰一切。(当然,如果你混淆纳博科夫和赫尔曼就大错特错了。)他玩了一圈显摆一番然后去做下一个新的换汤不换药游戏。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看《绝望》,为看法斯宾德的《绝望》做预备工作?玩阅读游戏?好吧,我承认带着刺痛读得很愉快。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