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外来语与中国文化

九间_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演变体现着文化的传播和渗入。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多、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历史上受到过许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在这个冲击中,外来文化给汉语带来了不少外来语。所谓外来语,就是从别的语言吸收来的词语。有的流行一时,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成为了特有的专有名词,现在已经不常用,比如来自苏联的“布尔什维克”;有的融入了汉语,成为了汉语的一部分,沿用至今,如来自英语的“马达”。无论哪种情况,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与我国语言相接触就是个文化交流的过程,外来语都丰富和扩充了汉语,反映出汉语的吸纳能力,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反应和接受能力。

  在我国悠悠历史长河中,除去闭关锁国时期,和国外的文化交流还是不少的,而且长期处于文化优势地位,周边国家的语言受我国影响要比我国受它们的影响大得多。但我们还是可以列举几次影响比较深远的外来文化冲击。

  首先要提到的是佛教的传入。我国向来没有国教,佛教的到来对我国宗教的影响是巨大的。除此之外,汉人需要翻译大量佛经,佛经都是印度语,译成中文字时大多以声音为体,并自造自创了不少有抽象意义的词语。这些词语带来的一种新的思想,是佛教文化渗入的结果,也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影响。

  另一次对当代文化影响颇大的外来语“入侵”是清末至五四时期。当时我国不再保有优势,国家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大量外来语伴着洋人的入境,我国知识分子的出境,掀起了新的语言变革。这次变革的产物无论对科学文化界还是百姓生活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此外,改革开放至今也处于一个外来语相当多的时代,外来语保有着它的活力,并将继续影响着我国的文化。

  对这些不同时代产生的外来语,我们分类分析。先谈谈流行语。不像现在全民学英语,由于大部分民众语言不通,解放前,通过音译加上汉字的巧妙组合构成的词语比较多。比如沪语中的“红头阿三”。解放前上海饭店门口拉门的多为印度人,他们头包红布,见到来人常说“Sir”(英语,先生),沪语中“Sir”和“ 三”发音比较像,于是“红头阿三”成了当时上海人对印度人的称呼,流行一时,至今不少上了年纪的上海人仍记得这个词。这个词体现的是不尊重和轻蔑,早已被废弃,和上海那个繁华时代一起一去不复返。再比如电影《黄飞鸿》中一句来自英语“I love you”(我爱你)的“爱老虎油”也红极一时。不同的,来自日语的“八格呀鲁”透视出的就是辛酸、仇恨了。

  此外,意译的词也有。比如“大腿店”就翻译自英语“ham shop”。指当时来到中国的白俄妓女。这词生动形象,也很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不懂外文的国人对外文感到好奇、新鲜,丰富的创意延伸出诸多外来语,或夹生,或可乐,或习以为常。都反映了当时百姓在艰苦条件下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以及百姓从小幽默到家仇国恨的愤怒种种不同心态,有其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

  除了口头流行语中有外来语的痕迹,在书面流行语中也不乏此现象。比较典型的是现在的广告语、网络语言、手机短信语言等,并逐步走入更广大的媒体和日常生活。比如网络音乐台的广告叫做“E曲成名”(一曲成名),体育台的栏目叫做“G品篮球”(极品篮球)随着国民英语的普及,英语单词大量涌入中国,通过音译,或者和汉字直接搭配的方法,形成了不少新的外来流行语。有的比较成熟的走下网络,大部分仍以网络上流传为主,没有实际意义,多为省事的随意之笔。其生命力值得怀疑。但这也很好地体现了当今青年人和网民求快求省的心态,反映了当今传统文化的不扎实,以及英语在现今所处的主流地位不可动摇。

  除了流行语,我国长期闭关锁国之后的这一个世纪左右时间里,我民族吸纳了不少外国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在专业语方面也大有外来语用武之地。

  比如科技方面的词汇。早期对外国科学著作的翻译或是中国知识分子或是国外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或两者结合共同完成。当时我们自己的翻译意译比较多,并沿用至今。这很好地帮助外国先进的科学知识在我国流传和发扬。更为常见的是去到日本留学的知识分子把日本人音译或者意译的外国名词直接带回国。由于日本语与汉字在字形上相近的特点,这种类似“形译”(或者说直接挪用)的方式倒也省事不少,而且日本的翻译不少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物理”一词就来自日本语。有趣的是日本人创造的这个词正是受到庄子“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一句的影响,再结合物理学的特点而成的。这样的外来语就显得不那么“纯正”了,也可见所谓外来语不过相对而言,语言是互相影响的。同时,这也可看出当时中国在学术界所处的一个尴尬状况。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迅猛的发展,意译早已跟不上速度,“形译”也缺乏对象,因为日本也遇到了跟不上速度的情况,早就开始以直接音译为主。故导致现在科学领域的外来语以音译为主,这也是主流的思想。尤其是在计算机、物理及前沿的科学领域。已经深入人心的比如“伊妹儿”(来自英语E-mail)之类,纳米等。源自人名、地名等的理论、定理、名称等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派生出许多外来词,有的公认形态就有几种。比如贝努利方程和伯努利方程实质是一回事。这种外来语在书面上随处可见。有些外来语索性不以汉字的形式出现,严格算还没有“汉化”。比如WTO、GDP、EXPO世博会等。这些尚属于英文缩写范畴的词现在不仅在汉语专业书刊中出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交际中也十分常见,是一类随着改革开放而进入中国的新兴词汇。个人认为,这些词能够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现状,同时也体现了随着国人对学外语热衷而产生的来自外语的词汇不经转变成为汉字融入汉语却已经广泛流传并且百姓可以接受的时代特色,这些词夹杂在中文中,是些特殊的“外来语”。

  在现代,随着国际一体化,文化冲突和强势文化的入侵可能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新问题。外来语的日益处于重要地位,广泛流传。汉语面临着挑战。这到底是文化的破坏还是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尚存争论。

  除却科技方面,在其他专业语方面也有外来语的身影。比如在艺术领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有“梵婀玲”(来自英语Violin)一词。这也是小提琴早期的称法,现在已经不用。但看过文章的人应该都记得此文的优美,这样一个外来语留下的更多是对朱自清文章清新优雅的美好回忆。

  其它还有日常用品方面。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沙发”就来自英语中的“Sofa”。“咖啡”来自英语“Coffee”,诸如此类的词相当多。这些外来语都是大量国外事物涌入我国后带来的,体现的是贸易上的交流,也是国人物质生活丰富起来的象征。大多也以音译为主,也符合汉字构词方法,比如“咖啡”的口字旁显示这是可食用的事物,配上右边,典型的形声字。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很大程度上,语言的生命力来自于不同民族语言的交流,文化的活力来自于不同文化的碰撞,这是相似且同时进行的。外来语就是这场交流碰撞的产物。其价值是留待时间考验的。经得起考验的,被本民族接受的外来语就带着和它相关的外来文化在我国延续下去;经不起考验的就会逐渐模糊,成为一个时代的特有词汇,不合时宜的,属于糟粕的就会逐步被淘汰掉。作为新鲜血液外来语在语言的变动、积累中占有特殊地位。我们对它的研究可以窥见语言的变化,也可以窥见背后文化的冲撞和变化。所以值得我们现在,以及将来更深入地去研究外来语。

*语言与文化课作业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