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思与不思,理不清与详装思

九间_

看了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ier)的《真假老板》(Direktøren for det hele)后我发现每一句台词背后都有潜台词,每一个镜头都仿佛有很多内容要表达。办公室这个狭小空间里包容着巨大的爆发力,每个人的立场都是不坚定的,不断波动、反复。我想到一些Lars von Tier过去的片子,他有很多地方让人无法参透。这是一个坚硬的、带有攻击性的果核。

有些人想了很多。经历了痛苦的思考过程之后,终将千言万语归结为一个单纯的镜头。留下千头万绪让观众自己体会,让评论家发生争吵。而那个始作俑者终被自己显然过于旺盛的思考力和过多的念头折磨,走向抑郁。

看了范·桑特(Gus Van Sant)的《邪恶的夜晚》(Mala Noche)后我突然明白,他那些玄之又玄让人叹服不已的片子其实什么也没说。死亡三部曲说了些什么?导演企图告诉我们什么?

其实,有些人什么也没想。情欲就是情欲,自杀就是自杀,麻木就是麻木。他把没由头的故事抛给想象力丰富的观众,没有半点思考。他只是做了一次成功的转手。我不知道为什么看他的每部片子都兴致勃勃不会昏过去。他应该不是大智若愚,而是真的“愚”。恰恰非常巧妙,让人误以为他相当高深。

《每人一部电影》(To Each His Own Cinema)中,两人的短篇恰好代表了二者现在的状态。Gus Van Sant的《First Kiss》简单、俗套到极点。而Lars von Tiers的《Occupations》让他的积怨得以爆发。

到底怎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导演该不该在片中表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或许一部好电影应该是开放式的,是一道没有答案的字谜。

Lars von Tier喜欢通过自编的精巧的故事和匪夷所思的技法,逼迫你思考。他的思想无处不在。但由于其超强的怀疑精神,他给出的答案有时候充满矛盾,不断从不同角度颠来倒去看问题,每每有新的发现,任由观众拼合出一幅幅迷人的图景。

Gus Van Sant的片子因为其“不思”倒也具有了同等的开放性。

有没有哲学思辨是不是真的很重要?观众可不可能想得比导演更多?将导演的片子诠释得更好?导演该不该 言说 ?努力让作品看起来充满隐喻好呢,还是让作品自然地通过观众审美而成为隐喻?

一张弥足珍贵的白纸和一张画满天书般符号的纸你选哪张?

题外话。Gus Van Sant能好好地享受生活,上男演员家里串门,保持良好关系。而Lars von Tier只能顾着上医院治疗抑郁症,以及和女演员吵架。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