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感慨联大

九间_

终于等到《书屋》十月号的电子版了。书屋总是在下个月出上月杂志的电子版,前天买到11月新《书屋》时也是有机会做上期内容联接的时候。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点击http://www.housebook.com.cn/,看一下2005年第十期《书屋》的流年碎影版块,由何兆武口述,文静执笔的《联大七年》。

看了此文我很感慨。没上大学前没有感触,还不能体会。上了大学后心理落差很大。看看前辈们的回忆,感觉联大像天堂一样。虽然条件艰苦了一点,但我们现在在改革的,没有做到的很多事情过去其实已经做到了。从体制上来说那个时候没有无聊的点名。不像现在,老师想不点名的话还必须自己编点名记录,因为要上交检查。当时转专业方便,这个现在也没完全放开。当时上课没有教案检查,想上什么都是自由的。才会出现“向达先生教印度史,两个学期只讲了印度和中国的关系,成了‘中印文化交流史’。我爱人上过北大陈受颐先生的西洋史,一年下来连古埃及还没讲完。”的情况。这种事情现在有是有,但已经很少了。不多的特例是学校里的西方哲学史。一学期的课,亚里士多德还没讲完。不过和过去比起来已属飞快。还有就是现在有扩招而过去没有。过去数学系三五个人,不像现在都是上三位数的。

文章诸如此类谈到不少过去的事情,有的蛮有趣,有的今昔一对比就让人心里颇不舒服。比如拿联大的图书馆和现在要什么没什么的校图书馆相比较,考虑到当年的历史背景和恶劣的条件更加佩服校方为同学们创造条件的用心良苦。还有过去学术自由的氛围和现在人挤人的恐怖情况也是天壤之别。难道是因为条件差,上大学有宝贵的伙食补贴所以同学们都很发奋?

曾经听过董鉴泓老师的讲课,谈的是他和同济的感情。同济抗战前在吴淞,后来被炸光了,一路漂泊,也曾去过昆明西南联大所在处。老人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很兴奋。或许那个年纪的人对大学感情都很深厚,他们真正是在感受大学,有全面的知识结构,是在修身而不是为了找工作去拿个文凭。这种氛围是我向往却得不来的。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