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撕开昨日的雾霭

九间_

今年上半年,刘辰晔的新专辑《无可名状的盲目乐观》即将发行。我有幸提前拿到样碟,除了正式专辑的十三首,还附有两个Live版本和《野猫》的老版本。满满当当,而且,有演唱者的亲笔签名。


封面

所有的词曲都是刘辰晔所作,同时他也是主唱兼制作人。基本都是进入同济大学后创作的,和所有地下发行个人专辑的纯粹音乐爱好者一样,用音乐记录着一天天平淡无奇的生活,执著,认真,个人主义,不顾及旁它。毫无理由地坚持理想,痛苦过,迷茫过,同时心存希望。

听这张专辑难以想象刘辰晔的最爱是Radiohead。他凭着对摇滚的狂爱和坚持,从精神上靠近Radiohead,而没有在形式上逼近他们。整张专辑混杂了多种风格,朋克、Brit-pop、Post-rock,各种时兴的风格,有些甚至无法定义。不过总体上并没有玩出现在英国流行的后英式时期作品,也没有选择美国那些复古潮流,同样没有走后摇的程式化路线。更具备90年代常见摇滚作品的基本特色,并且在某几首歌中情绪所至,毫不吝啬地模仿了喜爱的乐队,比如Placebo。更典型的是Muse。总的来说,音乐风格上尚没有形成别具一格的特点,不时会发现比较弱的地方,但已经拿出了贯穿始终一致的情绪,这让整张专辑听起来显得完整,而且也会不时意外发现亮点。很难形容的听觉。就像在摩天轮上不能始终保持良好情绪,看到优美风景一样。但是在最高处,确实有着不容错过的美妙景色和异常开阔的感受。

歌曲的内容以及专辑的主旨都是刘辰晔的个人化感受。艺术需要个人主义。发自内心的想法往往较有趣味。这些有趣味的体验有些就来自同济大学的校园。其中,《SOUP》的歌词我就很喜欢。听的时候仿佛又看到沪西校区那雾霭沉沉,没有路灯的昏暗夜晚。独自在阳台上看着这片景色时的感动和孤独,模糊的情感。这也是眺望窗外的都市人都会有的感受。这种感受好似某一天你发现,从家里最大的窗户看出去,那个赫赫有名的繁华城市居然一片昏暗。《野猫》讲的是四平路校区那些个胖到走不动路的肥猫。巨肥无比的猫都是过路的同学们喂出来的。女生对猫猫一片“好可爱啊”的叫唤,实则可怜的猫沦为我们玩弄的对象。丧失――这是你能从这首歌里听到的,从猫的角度而言,在校园里的生活是一种丧失的过程。《饿》透露出来的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面。放弃了反省,更多年轻人随口的抱怨和急躁。朋克的态度。

除了重温,也能领略到完全陌生的世界。他的世界,作为一个校园里的异类而不为我所了解的世界。免不了有对爱情的渴望,他的或者她的蛮有意思的爱情观点。死心塌地,却又若即若离。一些零零碎碎的想法,叛逆并怀念着朋克时代。《谁说朋克时代过去了?》就是个响亮的口号,做得也粗且直接。为了表现这么多想法,演唱者用了些噱头。有独白,有女声,有英语歌,有些地方音效做得过了,有些地方甚至试验了一下自己声音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比较中意的是《Shallow Grave》。他参与过一个也叫Shallow Grave的乐队。拿捏得恰到好处,他心中Placebo的味道,我心中Muse的味道。这两个乐队难道相似么?当然不是了,而是他做到两者的中间程度。他的声音无论如何和Brian没有共同之处。《那时,还看见希望》也是首创作得不错的歌曲。如果你仔细听,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整张专辑由旧作开始,轰轰烈烈,分裂,无可名状。最后经过朋克式的高潮后在《无题》的安静中结束。收尾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拼命寻找希望。”回忆那些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回忆那些毫无亮点的生活和略显古怪的交往,回忆那些反复在耳边回想的音乐,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悲观主义者。我不能明白他是怎样的人,但我确实知道,那些辛苦和痛苦不是白干的。坚持音乐也好,坚持小说也好,甚至坚持化学,坚持物理,一样让人羡慕。

P.S.

此文献给学长,祝他的音乐之路越走越长。专辑大卖。送给他一句卡夫卡的话:“每一阵疲乏都会在写下的东西中毫发毕现,而本来想要表达的意思远远达不到这般清晰。”继续做,需要多大的毅力。

曲目如下:
1:SOUP
2:冥王星舞会
3:我所理解的,豆豆原来对爱情的看法
4:野猫
5:大平原
6:是那样吗?
7:SHALLOW GRAVE
8:开往夜幕的火车
9:饿
10:那时,还看见希望
11:SHE HAS GONE
12:谁说朋克时代过去了?
13:无题

封底及内页
封底及内页
摄影:小男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