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教育家

九间_

Die Fetten Jahre sind vorbei(2004)

又名The Edukators。2004年戛纳参展电影中上唯一一部德国影片。放映结束后全场站立鼓掌10分钟。

又是Daniel的片子,所以去看了。去年的旧片,影片后段有点弱,创意不错,但完全可以做的更好。音乐方面有Franz Ferdinand,Nada Surf,radio4等,主要是德国的乐队,以及去年在德国比较红的他国乐队。总归是和德国相关的。原声碟晚于片子,是今年发行的。大多是摇滚,舞曲一类,符合片中年轻人的欣赏口味。不过不少歌都是片中一瞬间的过场,不过瘾。附上一篇介绍,关于音乐的,以及原声碟曲目表。

切入正题。提到这部片子因为它的主题也涉及到我听好唐骏报告后的一个困惑。在上一篇日志里我显得思路模糊。本片中的三位主人公要比我坚定得多。不过影片最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仍然是悬而未决。

片子的主人公是三个反资本主义的所谓反叛青年。Daniel饰演的德国激进分子认为资本主义具有压迫性质,穷人其实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平等。无论是受教育权利还是工作权利。但是压迫者始终祈求更多。他们让金库堆着,却不愿免去非洲贫穷国家的债务。保险箱里的钱不过是个数字,喜欢的话可以自己随便在纸上写几个看着玩。对于个人来说已经不具有更大的意义。买更大的房子,买游艇,但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享用这艘游艇。它不过是一直等在那里。而非洲国家的债务对富裕的发达国家来说只占财政的百分之零点几,免去它不会像政府宣传的那样产生巨大影响。这对富人来说没有影响却直接关系到非洲贫穷百姓的生活,关系到他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依附、控制关系。(今年Live8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最富国免除非洲国家的债务,以改善这种不平等关系。活动发起人恰好包括资本家中的资本家比尔·盖茨。)这是一个大阴谋。游戏规则由资本拥有者制定,保护了他们的利益,却不能背离一部分人压制另一部分人的基本原则。

“Daniel”说,我不能适应这种游戏。了解游戏规则的人往往不能亲身去玩这个游戏。他十五年老友兼“战友”的女友附和说,她也不能适应。

我以为这是他们偷偷入室改变家具摆设以恐吓资本家的根本理由。他们涉世未深,理想主义,没有更有力的手段去改变生活和现状,所以选择非道德的行为。他们藐视商业,藐视法律。“Daniel”对现在满街头都可以买到切·格瓦拉的T-shirt感到忧心。革命和战斗也成为了流行商品,被摆到百姓面前。欧洲人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是四小时。这是一个被动接受和被驯化的过程。“每天看四小时电视,他们已经没时间思考了。”主人公仍然保留着一些有识之士对电视的忧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四小时还不算多的。更多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辛苦了一天回到家里唯一的乐趣就是看电视。电视而且具有欺骗性,不单单连续剧,就是每天的新闻节目也浪费我们众多时光。新闻是以时间算的,往往一天里并没有这么多有价值的新闻。但是你又不得不看下去,因为下面可能会有你想看的新闻。并且电视以“免费”的姿态进入千家万户,让不愿出钱吝啬的人失去了买报纸的机会。片中也没有提到现在更为让人忧心的媒体:网络。媒体背后是个别人的发财致富。商业运作难免会有暴利落脚的地方,有些行业是公认的“黑行当”,但是改革总是难以推进。资本主义如此,我国也逃脱不了。

自称教育家的三个人听着摇滚,讨伐资本家,四处旅游。实际上是穷人一群,打着正义的幌子做藐视财产私有的事。(这不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则么)一次意外绑架了一位富裕的从软件业发达起来的资本家。这次意外其实暴露了他们的胆怯。他们的报复不过是个借口,到了要承担责任有坐牢危险时立即开始躲闪。什么革命,什么改革不过是幻想,靠他们这种和恐怖份子没有区别的偷偷摸摸行为完全行不通。

这位肚子凸出来的中年人对青年的观点无法反驳,但毫无疑问不赞成这种犯法的流氓行为。片中有一段对话。资本家说自己的钱是自己光明正大挣来的,他没有理由心虚,没有理由不享受。我们的教育家说游戏规则就是错误的,资本家应该做到资金的返还,做些对穷人有利的事。资本家说游戏规则不是他定的,他不过是参与者,一个替罪羊。教育家说人被打死了错的不是发明枪的人,而是扣动扳机的人。资本家沉默,始终无法找出对自己有力的辩词来。但是几天以后他说了一段话,阐述了我所害怕的事情。

他说其实他年轻的时候也朝气有活力的,他不过一直想做到最好,一直在努力发奋向上,一直想让家人朋友过得好一点而已。财富不知不觉积累了起来,等到他发现已经无法后退。人到中年突然发现自己竟投了保守党的票。

这个就是我的困惑。没有钱像片中教育家们这样做扰乱治安的事自然不是很好,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了钱如何保持自己的理想和未来?资本家已经经历过非人的辛劳,财富使他们不自由(比如需要严密的保安系统),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除却坑蒙拐骗的人,其他人在享用财富上是心安理得的。由于规则允许,怎么说也是奋斗之后好不容易得来的,有些人可能体会不到内疚,而是无穷尽的享受。享受工作,享受自己享有的财富和地位。且不说如何才能改变社会,一个人能做到节制在当今看来已不多见。如何能像卢梭那样,在凭借聪明才智进入上流社会后没有谄媚,没有留恋,而是始终想着底层的人,保留着和地层的血脉相连?

片子最后留下了一句话,有些人永远也无法改变。说的是资本家,也是激进青年。他们最后偷了游艇出海去了。他们能抵御物质的诱惑么?显然是不能的。不过都是借口。他们现在心理不平衡,没有更多参与到社会中所以貌似很看得透。待到他们有能力成为富翁时这份最宝贵的良知和激情是不是还能保留很值得怀疑。

没发生的事无法设想。社会鼓励人人奋斗,为了更好的生活奋斗。在我国,口号中好的生活显然更偏指物质方面。而且谁都知道不平等在可以预知的未来是不会消失的,我们如果更多地获得,背后可能正在上演生死攸关的事。那么,这岂不是理想化的口号么?成功的商人哪个不像片中的资本家那样老奸巨猾,可以成功把握对方心理,让对方放松警惕从而为自己服务?他们是优秀的,但是指望他们个个很有良心,会为着减少社会不平等努力简直是痴心妄想。因为最困难的就是这件事:把游戏玩好的同时保持清醒。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