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IOIC巡演(四):奥拉克之手、月里嫦娥

九间_

lang_1929_frauimmond

IOIC巡演系列最终回,压轴的是德国表现主义影片《奥拉克之手》和朗的科幻片《月里嫦娥》。《月里嫦娥》也是这次观的9部默片中最喜欢的一部。

9/21
奥拉克之手 / Orlacs Hände,罗伯特·威恩,德国,1924
演奏:Steven Buchanan、李铁桥、Nicole Johänntgen、Simon Berz(管乐、鼓、现场电子)

9/22
月里嫦娥 / Frau im Mond,弗里茨·朗,德国,1929
演奏:IOKOI(人声、键盘、贝司、鼓)

威恩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公认的表现主义代表作品是他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视觉风格到底有多鲜明,即便没看过影片只是看过剧照的人都能感受得到,在此不做展开,重点还是《奥拉克之手》。

《奥拉克之手》比《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晚4年。因为有一些室外取景,和《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比起来整体上写实不少,但表现主义的特点还是非常鲜明。为了展现奥拉克内心变化,威恩让一些桥段反复出现而表现手法一次比一次夸张,以递进地表现效果。比如奥拉克第一次躺在床上时,他的视线越过趴在床边的妻子,看到有人从门上的气窗探头看他,此时床和窗的比例有一点点变形。又是一个晚上,神秘人再次出现,奥拉克非常惊恐。此时床缩得极小,让床上的奥拉克仅出现在画面左下角四分之一不到的地方,整个画面被黑色笼罩,右上角是让男主人公感觉到恐怖的人脸。视觉比例完全失调,画面来自奥拉克内心的想象。

再比如奥拉克去了好几次医生诊所。其行为如同机器人一般,不敢握手,不敢用手做任何事情,且双手的僵硬程度和面部表情的夸张程度一次比一次厉害,演化到行如僵尸。

在心理暗示下,换过手的奥拉克先是无法再进行钢琴演奏。这也就算了,换一双手的话手指灵敏度、手指长短和粗细与原来不同,是不是适合钢琴演奏确实存疑。紧接着,某个晚上当他来到钢琴房门口时,发现了匕首。他竟然在房间里练习起了匕首的使用。他还阅读了手的“主人”——某位凶手的相关新闻报道,把自己想象成凶手。并且在最终的案发现场,因为指纹和笔迹等与手相关的线索而认为自己是凶手,当着警察的面落荒而逃。

《奥拉克之手》如果作为悬疑侦探剧来看,真凶和帮凶简直是显而易见。奥拉克因为错误地以为自己换了一双凶手的手而背上道德包袱,还因为指纹等问题差点被警察当作凶手,带有很明显的当时流行的心理分析痕迹。手不会决定我们的大脑想什么,一双手曾经干过什么不代表这双手未来会干什么,手不带有独立意志。但是当主人公整天想象自己双手沾满了献血时,他的心理压力便一天比一天大。奥拉克的故事就像极端情况下的心理分析模型。试图通过外部环境布置来展现内心活动的手法取得良好效果,以至于表现形式比故事本身更出彩。

Steven Buchanan、Nicole Johänntgen、Simon Berz的配乐相当精彩,这场搭配了李铁桥,影片的层次被鲜明展现,很棒。

***

现在电影院里放的那些影片,从《蜘蛛侠》到《普罗米修斯》再到《黑暗骑士》系列,在朗的影片面前黯然失色;双重性格博士、外星球探险小分队、善恶论、为爱行恶、人造人等等,朗都玩过。

朗总是能制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细节如同出自果戈理的小说之中。比如《月里嫦娥》一开头,衣冠楚楚的有钱先生到穷困潦倒的博士家里去,遇见博士刚赶走一个想用低廉的价格收购博士关于制造登月飞船的图纸。只见住在顶楼的博士气势汹汹地从旋转楼梯上把一个帽子扔到楼梯中间悬挂着的没有灯罩的电灯泡上,灯丝好像在喀喀响。此后博士和那位有钱朋友走入博士木质简易房间开始谈话、吃饭。在这个过程中,镜头多次切回电灯泡,只见灯泡冒了烟,几乎就烧了起来。这个灯泡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旦发生火灾博士和他的朋友将无处可逃,图纸也会毁于一旦。但直到这位有钱朋友(也就是男主人公)走掉,一场期待中的火灾都没有最终发生。事实上,此后影片再也没有回到博士房间这个场景,整幢楼都被导演遗忘。在如今的好莱坞大片中,大特写往往是有意义的、所谓的伏笔和铺垫,很难看到完全脱离剧情的着重描写。而正是这些埋伏在影片中的细节大大提高了观赏性。

再比如男主角在打电话却没打通一直听到盲音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开始剪电话机旁边一盆植物的枝叶,很有喜剧效果。在博士和有钱朋友的这顿饭中,也穿插了些细节。比如博士只有一把椅子,还少条腿。他熟练地把椅子放在桌边,把一摞书垫在椅子下——高度刚刚好——显然是经常这么垫,所以算好了书的高度。他把这唯一一把椅子让给朋友坐,而自己坐在箱子一样的东西上——此物只能勉强算是实现了椅子的功能。而且博士不愿接受这位朋友对自己的接济。从中可以看到他和这位朋友的关系和博士待人接物的习惯。这与博士登月后完全不顾其他人,独自出舱找金子以及贪婪地挖掘金子的行为形成反差。如果没有博士的研究,登月计划不可能实现。在登月成功后,他那么急于找到金子,到底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月球上有金子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让不相信他的科学界低头,让这么多年吃的苦有所回报呢,还是由纯粹的科学探索转变为一种单纯的贪欲?他发现金子后表现为不愿意被别人发现、不让别人靠近、不让别人抢夺——但别人根本无需抢夺他的金子,因为月球上有许多金子,多得他都拿不下。长得很有哥特摇滚气质的片中头号反派都还没来得及对博士做些什么,博士就已经失足跌入深坑而死。

又话说这位大反派足智多谋,阴险毒辣,极其狡诈,朗描写高超犯罪技巧真是行家里手。但很滑稽的是,影片强调了他喜欢摆造型,头发梳得一丝不乱,非常臭美。登月飞船在宇宙中航行时,有一阵大家都昏过去了,这家伙爬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团乱的头发整理妥当。他在飞船上各种无公害的可爱表现一度让人忘记了他是个危险人物,对他毫不设防。这与朗塑造的经典罪犯马布斯博士、凶手M完全不同。

《月里嫦娥》的登月小分队或许是有史以来一连串不靠谱登月小组的开端。一共六个人,博士,虽然是飞船设计师,但年事已高,在登月过程中出不了体力活,且行事自说自话,毫无组织纪律性;大反派,为了金子而登月,非业内人士,技术完全不懂,也不愿意出体力活,最后还展开了谋杀组员的行动;未成年男孩,科学爱好者,偷偷跟上飞船,体力不足,技术上未成熟;男主人公的助手,可以出体力活,但是性格急躁,关键时刻派不上用;男主人公助手的妻子,不懂技术,体力又不足,负责安抚情绪什么的,这唯一一位看似毫无作用的女性最终成为了关键人物;男主人公,唯一有技术、有体力、心理素质过硬、符合登月人员要求的人。在登月过程中,如果不是男主人公使出吃奶力气拉下阀门,这群人根本不可能登上月球,当时其他人全都晕厥过去了,只有他还坚挺着——所以返程时让小男孩来拉闸显得不可思议,成功概率堪忧,就像那个楼道里的电灯泡一样令人揪心。

男女老幼齐聚,就像一个家庭,几乎可以演出一场家庭伦理肥皂剧。因为每个人物都性格饱满,没有一个人性格呆板,且登月前的准备过程和每个人登月的理由都已经拍摄到,所以虽然最终出来这么一组奇怪的组合,但观众不会觉得不可思议。设定是反派要挟科学家登月盗取金子,非国家组织,所以必须会出现反派代表、科学家代表,躲在登月服装里的小男孩另当别论。如果影片没有用一半时间来介绍前因后果,一上来就是一组老老小小的登月团队开始登月,观众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的吧。这可是人类第一次登月,居然不认真筛选一下组员。

虽然人物不怎么符合登月宇航员需求,但整个登月过程被尽可能拍摄得逼真合理。尤其是火箭发射的场景,倒计时,火箭发射后逐节脱落、失重等细节。必须注意的是,此片上映于1929年,当时人类还没能登上月球。朗这是赶在人类登月之前,在银幕上提前演习了一遍登月过程。当年观众看到这部影片该有多么震撼。朗在这部影片中拿出了实打实的科考精神——当然,月球上没有金子,但对于当时从未登上过月球的人类来说,胡乱猜想一下也未尝不可。和《大都会》里夸张、超现实的布景,以及人造人和疯狂博士等科学幻想很不一样。

《月里嫦娥》没有像《大都会》那样在讨论善恶问题时把很大一部分重点放在讨论社会和政治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上。《月里嫦娥》把口子开到一个封闭小家庭那么小,然后在孤立的特殊背景里面开始讨论善恶问题。《月里嫦娥》原名《月球上的女人》,在标题中预示着影片的结局,也预示着女主人公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人物。她大约到四分之一才出场,出场后戏份也不能算很多,但她是片中性格最好的人,一直宽容地对待他人,简直完美得像女神。她老公接到男主角电话,要他放下结婚宴席,赶紧去男主角家。此时这位助手表示不愿意,是女主角说应该立即去,于是二人才立即去了男主角家里。

女主角和男主角独处时非常暧昧,情意绵绵,但她和那位助手在一起的时候又显得是一位好太太,对老公挑选的戒指戴在大拇指都会掉出来的悲剧事实报以会心一笑,对任何人都报以宽容谅解的微笑。但又正是她,在反派企图挟持飞船逃跑时拼死保护住了飞船。最终当她独自站在月球上看着男主人公的时候,观众和主人公都欣喜万分。

在影片进行中,非常明显的,男主人公和他的助手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和她在一起,尤其那位助手。但做抉择时这位助手却把逃回地球作为最最重要的目标——他只记得他本不想登月,但他忘了自己不愿意登月是为了和她在一起。最终的结局善恶分明,因为科幻故事爱上科学的小男生得到救赎,而追求利益的人,无论通过好的或者恶的形式,都走向死亡。但中间的变化真叫跌宕起伏,回味无穷。

IOKOI此番表现出色,比上一场好了许多,几个大场面被烘托了出来。不过这也可能和影片本身出彩有关系。

* 剧照出自fanboy.com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