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马查多和鲁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九间

讲个小故事。

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e)在其作品《古道》(The Old Ways,2012,上海译文2015年引进,王青松 译)中提到某次和一位徒步爱好者聊天,这位朋友的二头肌上有一圈纹身,很有可能是广为人知的一句西班牙诗句:

No hay camino, se hace camino al andar.
地上本没有路,行走造出了路(王青松英语转译)

节选自98一代西班牙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Antonio Machado,1875-1939)的诗歌《箴言与童谣》(Proverbios y cantares XXIX),选入诗集《卡斯蒂利亚的田野》(Campos de Castilla,1912),马查多的原文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鲁迅(1881-1936)小说《故乡》(1921年1月)的结尾在我国家喻户晓,也是鲁迅最著名的名言之一: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卡斯蒂利亚的田野》首版后没几周,马查多妻子去世,1916年再版时增补了悼念亡妻的诗歌。马查多的中文诗歌集目前只有2本,一本是董继平英语转译的《安东尼奥·马查多诗选》(2002,河北教育),一本是赵振江从西语翻译过来的《安东尼奥·马查多诗选》(2008,河北教育)。董继平版是节选,没有第29则。赵振江版中的《卡斯蒂利亚的田野(1907~1917)》有《箴言与童谣》(选二十七则),也不全。这里有一个情况是1912年首版时《箴言与童谣》只有29则,1917年《诗全集》(Poesías completas)中增补了24则,达到53则。但总而言之,目前正规出版社其实并没有出过完整版的《卡斯蒂利亚的田野》。虽然这是马查多最著名的诗集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这纯属巧合吗?鲁迅和马查多惺惺相惜?还是说鲁迅从西语诗歌中获取了灵感,进行再创作?鲁迅懂西班牙语吗?他知道赫赫有名的西班牙98一代吗?

鲁迅懂日语和德语(也懂点英语,只是他好像不怎么喜欢),根据Wiki记载,鲁迅借助这两门语言“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欧洲小语种和俄语作品均有涉猎,留存文字一半都是翻译作品。他不仅知道98一代,还翻译过98一代小说家皮奥·巴罗哈(Pío Baroja,1872-1956)的《山民牧唱》。在范晔主编的《纸上的伊比利亚》中有鲁迅译的一点巴罗哈,还有几首范晔自己翻译的马查多诗歌。

问题又来了,《箴言与童谣》德语和日语首版是什么时候?不一定是单行本,杂志也可以。资料有限,考据艰难,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但有一点确定,鲁迅这人真是想尽办法寻找突破口啊,他的创作建立在对世界各国作品广泛研究比较之上,做了大量工作,绝非坐在书桌前等着灵光闪现。向外看,寻活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不怕没有路。

马查多故居
图 / 我在西班牙塞哥维亚马查多故居花园里拍摄的马查多雕像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