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MIDA白玉兰国际纪录片奖影展观片小记

九间_

《TAIMAGURA奶奶》、《归途列车》、《尘》、《三里冢之夏》、《拯救世界的好人》,都是六月观的片。最后扯到BSS新Video。

TAIMAGURA奶奶

タイマグラばあちゃん 日本 (推荐)

剧情简介往往乱扯。这片说的哪是一个孤寡老人的独居生活,分明是当代神仙眷侣。

在某些人的武侠小说里,男女主角战胜一切恶势力后往往归隐终南山,过上与世隔绝的神仙日子。这对日本夫妻就是此类情况。爷爷和奶奶都是农民出身,爷爷早年当兵(爷爷不愿多说那段往事,看上去爷爷确实经历过不少事。根据年代推算,有可能是个日本鬼子),战后退役返乡。60年代初,爷爷带着奶奶来到了TAIMAGURA。TAIMAGURA有山有水,冬天积雪没脚的时候水也不结冰。爷爷说,我们要把房子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两人就这么在山上住了下来。这是我听过的最美丽的安家理由。

TAIMAGURA这地方60年代的时候还有些住户,但因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人们纷纷移居,最后只剩爷爷和奶奶两个人住在山上。80年代中期,TAIMAGURA通了电,为此NHK派澄川嘉彦去当地拍摄,神仙眷侣这才意外地被世人发现。澄川嘉彦对奶奶产生了兴趣,便从80年代开始跟拍。大约是1989年左右,爷爷以接近100岁的高龄去世。从此奶奶一个人在山上住着,直至去世。奶奶去世后,本片终于摄制完成,此时已经是2004年了。

奶奶一个人住下来,绝不是存心避世,而是因为这里有太多爷爷的痕迹,她已经离不开这里。当奶奶指着一排参天的杉树防护林说,这是以前我和爷爷一起从小树苗种大的,那时听者真能感觉什么叫天荒地老。奶奶每年磨豆腐,在爷爷去世后,也要把豆腐放到爷爷灵台前,只因为爷爷爱吃。爷爷去世前,一年砍两年的柴,只因为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要多帮奶奶做掉一点体力活。奶奶说,爷爷从不让她操心,说完两眼模糊。

导演澄川嘉彦说,片子的感染力全来自奶奶,他们只是拍摄下了这些事,没什么功劳。这就是谦虚了。比如我们看到奶奶在制作豆酱,觉得好温馨好感人,其实这样一个动作是从十几年间,无数个制作豆酱的动作中筛选出来的,导演凭直觉,剪出了这么一个镜头,背后又有多少故事。当日见面会上有观众问导演,为什么爷爷去世、奶奶在医院治病、新邻居临盆这些生死离别的事片中都没有体现;又有观众问导演如何看待农村生活和城市里的现代生活。这些问题都没问到点子上。很明显,导演存心要把奶奶的故事拍成童话故事。所有让奶奶难忘的事物都是入画的,这座山,山上狐狸狗熊和小鸟,流水和飓风,树木和豆子。其它冲淡主题的故事都不该选入其中。

片子最后,奶奶那个邻居在奶奶去世后开始做豆酱。他的小孩长大了,能说话走路。小男生吵着要和爸爸一起做,他说,有奶奶的味道。这种代代相传的暗示早被滥用,但如若真实发生,还叫人感动不已,乃最后一颗催泪弹。

最后一提NHK。跟拍一个老太太直到老太太亡故,这样的拍摄主题都能立项,不可思议。

归途列车

中国

范立欣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拍摄对象,好到换作是我,绝对不会继续以春运作为主线。春运只是一个跑出去比较能唬人的噱头,恰逢08年雪灾的春运只是一个意外,并非生活的常态。以小见大、企图推而广之,最终只是浪费了大量的镜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父母为了挣钱,背井离乡十几年,女儿长到十七八岁,每年只有春节才见得到父母,本应是最亲近的人,结果形同陌路。女儿长大后,走上了和父母同样的道路:进入纺织厂做工。钱来得如此之少(看父母就知道了),做了一年工,女儿开始在酒吧打工。农村——城市——纺织厂——酒吧……,这是一条传统的沦落风尘路线。父母整日对女儿说要好好读书,但父母的行为十足地为钱所驱使。如果母亲回家边务农边照顾子女,或者女儿带在身边读书,真的会一家人饿死接头么?难道这种分离完全没有选择余地么?父母的选择为女儿的愤恨埋下了隐患。她没有爱好、对未来没有规划,就是走一步算一步,挣点钱。她和她的同学们急着离开学校,急着独立。价值观的崩溃,家庭的瓦解,让多少人流离失所,这后面有巨大的社会隐患,这个问题比春运严重得多。越是想了解更多细节、探求背后的问题,越是发现影片拍得薄弱、单薄。三年不到的时间,几乎不能把这个故事讲好。

最后一提范立欣。此人英语好,人长得白净,标准的新时代中国导演。因为电影节的关系,《归途列车》终于在商业院线放映了,虽然只是那么零星两三场,他已经激动地在影片播出前后几次三番谢天谢地。在中国拍纪录片真是不容易。此片在国内拉不到赞助,投资方还是加拿大的,所以标注的国别是加拿大。明明是中国人拍中国人的故事,却只能在北美等地区公开上映。国内电影院因为利益关系,基本上是从不放映纪录片的。最应该看到此片的人却没机会看到,几乎扭曲了导演的初衷,然而,这就是现状。

Staub 德国

观片过程中有人昏睡有人提前离场。放映结束后有中国观众大呼上当,亦有美国观众兴奋地感慨这种变态的事情只有德国人才做得出。一部介绍灰尘的科教片被德国人雕琢成了德国性格的放大镜。我们来看看这些研究灰尘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普通的家庭主妇。每天都用吸尘器反复吸尘。我们看到她家的地毯已经够干净的了,她硬说不干净,要再次吸尘。她说她母亲打扫电视机的时候要把电视机拆了,里里外外弄干净再装起来。导演问她是否知道灰尘每天都会来,她说知道,但是一天不擦就不爽。

博物馆文物修复员。每天用一个沾得微湿又不是太湿的棉花棒轻轻擦拭雕塑的外表面,拂去每个缝隙中的灰尘。她坦言,每天博物馆里的游客和大开的门窗都带来无穷无尽的灰尘,她的擦拭行为根本就是无休的。但是她乐此不疲。

研究贫铀弹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是,把埋在土里的铀弹拿出来,刮下外表面长出来的霉菌、锈、氧化物等东西,称重量,并化验分析其成分。那个化验机器做一次鉴别要好几个小时,而等待这些东西长出来又是一段超级漫长的时间,他们一次实验周期为一年。做了三年才得出结论说辐射危害将长期存在。片中,科学家们谈到他们明明很枯燥的实验,兴奋居然溢于言表。

一个女研究生,用生物学知识给灰尘采样、分类。做了大量的记录,看着满墙的标本,几乎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在研制芯片等高精尖产品的公司,雇佣专业的清洁人员打扫无尘办公室。讽刺的是,清洁人员是该密闭办公室唯一的灰尘来源。他们必须全副武装,从头包到尾,不让一寸皮肤暴露在办公室内。结果灰尘还是除不完。

……

与灰尘的搏斗会轻易地陷入无止境的循环中,但是,有人面对枯燥保持欢喜。片中也提到了,全世界最好的吸尘器、除尘设备是德国制造的。

三里冢之夏

三里塚の夏 日本

成为大师,你需要在一次农民起义的时候,不顾生命危险冲在最前头,捕捉第一手资料。摄影师甚至直接被警察关押了起来。关于人民与警察的斗争,展开又可以说很多。日本三里冢事件里,农民无疑站在正义一边,日本农民反对日本政府的初衷竟和The Yes Men(下面即将提到)有共通。个别利益团体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或者盲目依赖市场,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背离了人民根本需求,当经济腾飞不能给人民带来更幸福的生活而只是成全个别利益群体的幸福生活时,弱势群体自然会被迫冒出来发出声音。日本和美国是这样,我们国家难保不会有类似事情发生(就是难度大了点,中国农民和日本农民不一样,日本农民也就三里冢这一个地方最先抵抗,战斗到底的又只是个别农民,大部分还是屈服了。应该说,如果没有大学生带头反抗,农民们学会反抗的时日还要晚很多)。

具体还是不展开了罢。往后说就是挑起农民暴动,争取应有权益。自焚和暴动比起来立场和气势就完全不同,暴力拆迁导致这么多人自焚,真的是可惜了,只见暴力依旧。

拯救世界的好人

The Yes Men Fix the World 美国 (推荐)

The Yes Men的故事就是传奇!硕大放映厅坐得满满当当,从放映第一幕到剧终,笑声真的是一秒都未间断过。往往是一个笑点还未消化完,另一个笑点又开始了,笑声此起彼伏,偶尔笑点间隔较长的,不要紧,你笑完的时候还有些反应慢的同胞刚开始笑。个别强力笑点极其回味,导致好些同胞一想起来就笑,在明明没有笑点的桥段,因为回忆起了什么,也会莫名突然爆笑起来。场内多人笑得抽筋,没了气。外国人、中国人、男人、女人、老太、小孩,都在联合制造人肉笑声罐头,真是奇观呐。

The Yes Men是两个无业游民,整日想方设法反对全球化、反对自由市场经济、反对跨国企业,给那些剥削老百姓的家伙一点颜色瞧瞧。这两人和拍《华氏911》的那帮子人是一伙儿的,片子风格大家应该心中有数了。没啥好讲,因为一切恶搞的目的都是让大家关注事实,而观片后最容易让你和别人聊起的也是事实。反全球化的童鞋们看此片肯定特兴奋、特来劲儿。

几个链接:

The Yes Men官方网站

影片官网

WIKI上的The Yes Men介绍

“DOW”。The Yes Men曾经做了个假的陶氏官网,留下假的联系方式,BBC还真上当,邀请了The Yes Men上BBC做了一档直播节目。The Yes Men代替陶氏发言说会负起责任,赔偿印度化工事故的广大受灾人民,为此陶氏股票大跌,并被迫把心里话说了出来:他们绝对不会对灾民负责。该网站是The Yes Men惩罚陶氏后遗留下来的“道德宣传网”。

当年关于The Yes Men玩弄陶氏的采访报道

《New York Times》特别版。The Yes Men通过网络小额募捐筹集经费,自费出版发行了一期NYT特别版,上面全是大家期望看到的新闻。此为当时同步配套推出的报纸电子版。相当逼真。由于撰稿人甚至包括NYT自家记者,文风都是很近似的。

The Yes Men这几年做过的让黑心肝权威人士闹心的事多得“罄竹难书”。本片已经是第二集了,是阶段性工作成果汇报,他们的斗争还在继续……

最后附另一个“闹心”乐队Broken Social Scene最新Video《Meet Me In The Basement 》。曲取自新专辑《Forgiveness Rock Record》,是专辑中我最喜欢的几首之一,乃BSS一贯的腔调!而Video是对今年多伦多G20峰会的回应。除了速度太快,信息量过大、过于晕眩,总的来说确实不言自明,秒极了。

Broken Social Scene – Meet Me In The Basement from Arts & Crafts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