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新看和重看的,加在一起2012年一共观影96部,其中电影院及小型场地观影25部,2012年新片18部。新片看得比较少,所以下面的年度观影总结中只会出现一部新片,请见谅。特别提示,按照个人喜爱程度,排名分先后。
公民凯恩 Citizen Kane,1941
满分。Orson Welles有些作品名不符实,比如改编自卡夫卡小说的《审判》。其结尾过分用力,我始终无法接受。但《公民凯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完美的,和《游戏规则》一个级别,属于我心中排在第一档的影片,绝对对得起其影史地位。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80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陆陆续续看了几年。在德国新电影四杰中,法斯宾德改编小说的水平其实是最高的。施隆多夫改编小说成习惯,但是他处理的穆齐尔基本上完全违背了小说本意,改编的君特•格拉斯、伯尔等人就也是中规中矩。规整,没有缺陷,同时没有精彩。文德斯可以和原作者一起商量,但完全不适合改编别人的小说,搞砸《红字》后便发誓再也不改编别人的作品了。赫尔措格独一无二,可以不考虑。
法斯宾德不一样。从改编冯塔纳的作品《艾菲·布里斯特》开始,他就喜欢挑选那些影响他人生的、真的非常热爱的小说,所以,在不多的几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中,他能做到既忠于原著又融入个人全新的创意和解读。没看过小说的,会觉得是标志的法斯宾德电影,或许都看不出这是小说改编的。而看过小说的,也不会觉得电影做了什么扭曲——碍于电影篇幅而在剧情上做的省略当然是另一回事,但法斯宾德已经算很仁慈了,既有两部电影长度的《世界旦夕之间》,又有这部连续剧篇幅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而且在将小说语言转化为电影语言的过程中他一直在不停地尝试,直至《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达到其最佳水平。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一开始的推进比较缓慢,全作用了大量缓慢的节奏来让演员说出德布林原著中的台词。法斯宾德虔诚地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推进、台词、以及许许多多细节。看过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小说的人知道,小说用了比较多的意识流写法,夹杂多种文体和讨论,通过对物化社会的描绘来构建绘声绘色的战前世界。这些电影里没法展现的东西法斯宾德用了梦幻般的法斯宾德式视觉效果来展现,主角边走边谈,匀速推镜头,周围环境不断变化,以一种客观的描绘来对德布林以新闻文体等客观性较强的、日常会接触到的文体来刻意展现的客观性和旁观感觉。那个堪称索多玛柏林版的红灯区,估计几年内我都忘不了。
在情节推进中,德布林比较多地用到语言和心理活动。但是法斯宾德适度地增加了人物动作幅度和小动作。拍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时候他已经能非常娴熟地解决镜头在室内转圈还拍到镜子的难题。早年在《世界旦夕之间》中他可是清晰地拍到了轨道。《中国轮盘赌》估计是此方面的良好实验。此外,演员会以极其多样的姿态来完成对话,站着、坐着、躺着。地上打滚、送鞋子、洗手间秘谈、往衣服里塞手帕等等许多场景都意犹未尽。最高潮莫过于那场发生在森林中的谋杀。旁观者视角,慢镜头,这是和《沃伊采克》(Woyzeck,1979)同等级别的谋杀桥段,我最喜欢的两段谋杀桥段。一个是恶的代表,一个是出于爱。恶是无法正视自己的爱(法斯宾德特意强调的同性之爱,力度大于小说原文),爱是正视自己的爱。两部影片的原作都是经典的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通常被拿来与世界大战、革命之类关键词相联系。但惊人的事实是,越是将某个人的内心矛盾刻画清楚的作品,越是能同时反映出时代特征。这些悲剧所展现的东西早就超越了时代。
我经常会想起金斯基在《眼睛蛇》最后一个人在海边挣扎的场景,奋力地挣扎却无力挣扎,那种发现自己所认定的那个世界并不存在的感觉。
索多玛120天,1976
如果人人都看过此片,世界将会多么美好。展现恶并不意味着支持恶。
查尔斯顿舞,1927
参见:IOIC巡演(二):沉睡的巴黎、杜普博士的疯狂、查尔斯顿。
羞耻 Shame, 2011
Steve McQueen是当今英国最棒的黑人导演,也是最棒的英国年轻一代导演。热切期待他的每一部作品。好剧本。充满细节。像阿伦·雷乃的《穆里爱》、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那样运用细节来说一段一男一女之间的感情。仿佛是按着时间顺序来表现,而这段感情发生在电影和小说开始时间之前,这个秘密成了已知的预设。没有开端没有结尾,我们像在真实生活中接触到某个人一样突然撞见他,又忽然失去联系。虽然我们知道这才是真实世界,却并不是每个导演都会这么去拍。片中的同性恋酒吧几乎是导演法斯宾德描绘的人间地狱当代版本。
猪圈 Porcile,1969
帕索里尼的又一部杰作。Pierre Clémenti表现绝佳。
巴顿·芬克 Barton Fink,1991
在关于现实与幻想的影片中,在谈作家创作过程中那些奇妙心态的影片中,这部是我见过最好的。我总是觉得在影片中谈论艺术家如何创作作品不是一个好主意,很容易陷入自恋或怨妇模式。但这部影片谈论得入木三分,而且明明是略枯燥的主题,可看性却很强。此片是我最喜欢的科恩作品。
月里嫦娥,1929
真实时刻,1965
或许是最好的斗牛电影。海明威喜欢的那种斗牛。影片中英俊的男主角其实是导演在西班牙找到的一位真实的斗牛士,虽然也是编撰了一个故事梗概,但许多情节都是真实的,包括男主角的受伤。
奇爱博士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
政治寓言能拍成这样基本上无可挑剔了。顺便安排了人类的未来。
安东寇班:里里外外 Anton Corbijn Inside Out,2012
因为热爱Joy Division,从而认识了这位专门为音乐人拍摄照片的荷兰摄影师Anton Corbijn。此片用了一种非常低调态度来拍摄:影片中涉及的音乐人大概有几十位。但却没有为任何一个人的音乐事迹做介绍,一般纪录片至少会打个字幕说明一下这是谁谁谁,大致头衔什么的。但是这部纪录片没这么干。Iggy Pop、Joy Division、Arcade Fire等人神一样地闪过,重点都放在展现Corbijn的摄影作品上,而没有企图通过强调所拍摄音乐人多么牛逼来反衬Corbijn。影片也丝毫没有阐述历史的企图。虽然有很多八卦可以挖掘。导演把精力集中在Corbijn当下的工作中,所以会有Arcade Fire的现场、U2封面拍摄花絮。导演采访了Corbijn的家人和他本人,让他们说说Corbijn是怎样一个人。但是Corbijn过于内敛,其实也没说清楚什么。一切都留在不言自明之中,需要观众自己去补充和建立联系。我非常享受观看这样一部没有按时间顺序一步步阐述、且没有中心思想的纪录片。或许导演也设定过某种主题,然后用真实情节去套用,但最终没有套成功,真是太好了。
不过影片中出现的这些音乐人里面,我完全不认识的只有一位。如果你一位都不认识,可能会陷入认知障碍。因为我们总是很急于知道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尤其貌似是名人的人)分别是谁、有什么背景,讲了怎样一件事情,而不那么乐意去忘掉叙事,享受影片本身所展现的东西,享受Corbijn的作品。在电影院看此片时,显然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是拿着赠票进来的,不知道自己将要看到些多么激动人心的东西,然后打起了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