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现成观念百科全书》与《庸见词典》

九间

以下是笔记整理。

成年人聊天很容易扯到政治,谈到钱。船民指着对岸的鼓浪屿说,那里那里到那里那里,当时全都是他一个人的,现在逃走了。街头自行车停放点管理员数着钱说,车子还不都给有钱人买去了。一桌子人聚餐,痛斥富二代杀人不判死刑,有钱什么都能搞定。某某人又在哪里哪里买了房子,中国富人都不敢暴光,不敢上中国富豪排行榜。一百多年前的法国人听别人谈某某人有钱有势时会说,钱多不安心。意思和我们现在的看法差不多,表面上隐藏住嫉妒之情(实际流露无遗),又适时泼冷水,把注意力转移到财富背后的祸上去,仿佛所有有钱人都是通过不法途径积攒的财富,钱多麻烦事也多。

此类和当下观念类似的条目令人唏嘘,某些庸见竟然生命力如此旺盛,从19世纪的法国延续到21世纪的中国。除了上述,还比如预算总是不平衡,艺术把人推向贫济院。

但诸如此类并非亮点。《庸见词典》的亮点在于大量条目都是以侧重细节、带主观偏见的表述形式表达出来的。猫是要割尾巴的,大象记忆力好,喜欢晒太阳。有时主观到没有理性逻辑,互相矛盾,如金发女子比棕发女子风骚。棕发女子比金发女子风骚。黑皮肤女子更风骚。全然没有标准百科全书的记录方式(如“象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没有丝毫生硬的学究口气和不知所云。每个条目极简短(没有大于140字的,适合转发到微博),都是谈话聊天时会说的话题,很简单。阅读的时候完全可以不追求原因,因为这些俗见本身就无科学依据可言。有些体现了法国人的生活习俗(法国的“金华火腿”原来产于德国……),有些是为了让言谈更优雅(如打哈欠时说的客套话,“请原谅,并非我烦闷,而是胃里有空气”),有些纯属胡编乱造的偏见和愚昧。追究其形成过程更加不现实且意义不大。相当愉悦的是,单凭这些细节就可构成非常有趣的虚构世界,一幕幕各式各样的聊天场景历历在目。屡屡捧腹。环境搭好了,只等主角登场。


Le Dictionnaire des idées reçues,英译:Dictionary of Received Ideas。中译《庸见词典》。纳博科夫的《尼古拉·果戈理》中译成《现成观念百科全书》。由此可以体会一下中译本的翻译水平。

从《庸见词典》开始,测试用微博做笔记的效果,上述笔记整理自前一阵的微博,貌似还挺方便。和铅笔做笔记比起来适用环境更广,行走中、地铁里,几乎任何环境下都可做记录,想起什么就记录下来。相比之下豆瓣本周上线的笔记功能就比较麻烦,看书看一半还要打开电脑才能做笔记,极端麻烦。除非iPad无限上网?此外,刚入手Kindle DX一个,用Kindle做笔记比想象中方便,体验中。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