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话剧《曼德勒庄园》

九间_

今年看的几个剧。年末有空了,总结一下。

第一个,改编自拉斯•冯•提尔同名电影,德国巴伐利亚戏剧学院原班人马演的德语版《曼德勒庄园》(Manderlay),导演Jochen Schölch,10/16,周六,上戏剧院

《曼德勒庄园》很有观赏价值。德国人原样照搬了拉斯·冯·提尔的剧情,大量对话都是电影中的原话,不过是语言变成了德语而已。在这种情况下,看过电影的人依然能有新鲜感,相当不易。全因演员表演投入,角色处理很有趣,舞台表现形式丰富,使得原剧脱胎换骨。

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在改编过程中,主要有四大问题。

两大角色处理难题:

一是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农场里,有白人、有黑奴,但德国巴伐利亚戏剧学院根本没有黑人演员;

二是影片人物众多,除了女主角戏份最多外,大量演员的戏份相当,算是个群戏。但剧团演员人数不够。

两大舞台布景难题:

一是电影中有换场。有些场景说不了几句话,镜头就切掉了。上一秒是A和B在对话,下一秒就是几天之后A和B在新的场景中对话。舞台上不可能切换得如此神速。

二是电影虽然模仿了话剧形式,在室内拍摄,没有真实环境,背景色就是一片黑。但桌椅门窗等基本道具很完备,各种农作器具一样不缺。电影其实是在室内铺设了一个大型的平台,并按照设计好的农场地图,在平台上等比例安置各种道具。舞台上不可能把这一大堆东西都搬上来,而没有真实环境的电影反而让舞台设计伤了脑筋。

所有问题德国人都迎刃而解。首先用小小的面具解决了肤色问题。套上面具为黑人,脱下面具为白人。在角色安排上,他们巧妙地捕捉到电影中每个人物角色的身份、气质都不相同,外貌、服饰、性格相对固定(双胞胎不算),黑奴不会一天到晚换衣服,而白人都有固定的穿衣风格。在此共识上,采取了让所有女演员共同饰演所有女性角色,而所有男演员共同饰演男性角色,通过服饰装扮的变化,不停切换角色。

例1,前一秒是A、B、C在讲话,后一秒C像变脸一样,迅速把面具套上就成了D,于是构成A、B、C、D一起讲话的效果。于是舞台上体现出来的人数大于了总人数。

例2,前一场是A和B在讲话,下一场A要以其他姿势换其他道具和C讲话,时间发生在若干天后。于是A和B就在舞台左侧对话,对话完毕后退到后方,舞台右侧,另一个女演员穿着A的衣服上台,开始和C讲话。从而成功实现A角色的瞬间切换。从而能在加快演出进度。

道具主要是几个大大小小不同尺寸的方括号([)形状木板,这些木板可以搭成桌子、椅子、马车、浴室、大型农业加工机、卡车……等等所有一切农场里用得到的东西。另外还包括几个塞满棉花状物体的麻袋,以及各式服装、面具。其余事物都通过演员表演来虚拟。比如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肩上,俩人双手张开,即为树木。再比如一个人双膝跪在地上,双手伸开手腕下垂,即模仿被吊着打的模样。

于是一个异常热闹的剧开始了!所有演员都忙得不可开交,依次登台后就全部滞留在台上,根本没空到神秘的后台去候场。当A和B在中间讲话时,C和D在侧面静止不动充当背景道具,E和F在黑暗处快速换装,G和H在偷偷地搬运道具木板,I在舞台一侧弹奏钢琴制造背景乐,J在旁边念旁白。所有化妆、布景、换装、走位等所有事情都发生在舞台上。譬如有位仁兄要饰演脱了上衣的黑人,于是就在浴室那场当着观众面,借沐浴动作,用黑色颜料把自己抹黑。几位男生还练就了倒着走、蹲着走、被抽打等一系列哑剧和杂技,搞得大汗淋漓。节奏之快,切换之自然,令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他们还弄了些自由发挥出来。以至于有一小会儿中文字幕都无法跟上演员们的节奏,字幕放映员都被搞晕了。最后当4(或者5个?)个女演员全部穿上女主服装集体谢幕时,观众们中有人发出惊呼——由于切换过于自然,演出结束了还有人没看出来舞台上各种角色是频频切换的。

整个剧演下来,时间上和电影差不太多。拉斯·冯·提尔在电影中戏仿了舞台效果,而德国人通过戏剧独有的形式,把一个被模仿的舞台场景还原成舞台,等于把拉斯·冯·提尔虚假的舞台场景重新推回银幕——拉斯·冯·提尔玩的还是电影,不过是形式上的虚晃一枪。即便是人物戏剧化、脸谱化,布景和道具已经简化,镜头处理还是标准的电影做法,看与被看的本质问题没有被改变。小小的镜头外,一切场景布置都是待定状态。而这群德国人把片场一切的混乱都浓缩得井井有条并摊开在舞台上给人看,便是另外一番感受。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