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摇滚乐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九间_

流行文化概念十分复杂。虽说是“文化”,却很少涉及文化层面,充斥着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社会心理行为等方方面面因素。上世纪开始,随着各种媒体、媒介的发展壮大,流行文化真正抬头。从广播到电话,从电视到网络,从CD到DVD,从唱片到电影,从最初的闭塞到如今坐在家中享全球资讯,流行文化本就没有门槛,全民皆可参与,现在更是鼓励个人以各种方式疯狂地参与到娱乐中,并有权独享日益丰富的资源。流行文化从早期的英雄式变成了如今全民皆娱乐,把娱乐精神发扬光大的地步。从早期的纯情到如今的荒诞。事态发展微妙而且包含深意。在各种流行过的事物中,带领全球流行文化前进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摇滚乐。

摇滚乐是个很有意思的音乐类型,它的发展史充斥着混乱和反抗,同时它也在向着更大更强的经济社会目标前进。在摇滚乐的大潮中时常可以看到反传统、反社会的进不了社会主流的另类英雄横空出世,一阵折腾以后被招安,造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被很多商人和政客利用之。笔者认为,能被接受的生活态度和文化思想必定是符合时代的,被当时年轻人推崇的,而这种有时代特质的文化一旦流行起来就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和经济的支撑,最后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变质,在被广泛认同的同时丧失一部分或者全部独立性。可以说,流行文化是大众、市场经济和国家政治体系共同选择出来的,势不可挡,但往往含义模糊,再晦涩的东西都会被披上娱乐和金钱的外表。尤其在当代全球化大潮愈刮愈勇的前提下,不这么做就流行不起来了。

历经这么多年的起起伏伏,摇滚乐已经从当初万人喊打的阶段进入到主流文化中,完成了很多起这样的土匪变将军的转化,以至于在当今这个人人可以玩摇滚的时代要找一个摇滚英雄已经不现实了。每年,摇滚名人堂里的名字一直在不断增加;摇滚演出每天都在按照商业流程合理地进行着;摇滚乐作为一种普通的音乐元素被运用到流行歌手的歌曲中;rock成了pop中的一个分类。Bob Dylan的歌词被选入国外大学教科书;David Bowie否认自己的华丽摇滚、中性装束,甚至同性恋的性取向,光荣地接受了终身成就奖;Bono沦为政治家;Ian Curtis、Curt Cobain、John Lennon等人索性英年早逝。谁看上去都不再像英雄,流行之后都掺杂了其它因素,乏味而且不再有力。现在搞摇滚的都按照完美的商业运作程序进行着,他们不过是一枚棋子,无论他多么强调自己多么有想法,如何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先出唱片,然后是一年满满的gigs,赶各种音乐节的场,下一年再出下一张专辑。几年来一次大型演唱会。期间单曲若干张,每次出新专辑要记得网站改版,设计一套宣传画,拍一组照片,上若干个杂志和电视节目。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固定模式,大致如此,大致这样搞摇滚乐的人就可以活命了。

也有不这么做的。不加入到商业模式中成为纯粹的消费品。这样的乐队说话难免分量不重,这种靠自负盈亏的方式闯荡音乐界的人搞的音乐叫地下音乐。搞这种音乐的人如果没有兼职基本生活都很困难,要么被招安,去投降,要么就自生自灭。事情往往残酷到你不去做就会被别的强大者挤压掉,失去生存的空间。

其实摇滚乐刚开始的时候那帮人都是豁出去的亡命徒,什么都是自负盈亏的,钱不重要,钱不过是一种手段,为了下一次享乐而必须积聚的东西。凯鲁亚克当年和他的朋友在美国大陆上乱闯一起,用最原始的亲身体验的方式进入生活、感受生活、爱生活,并完成他的小说创作。糜烂和放纵的生活只是外表,里面是因为爱得不到回应,对现世无法满足才产生的冷漠,一股青春的猛劲儿和不顾一切为艺术赴死的信念。垮掉一代直接影响到接下来摇滚乐手的思想,而那些摇滚乐手直接影响了接下几代的流行文化和娱乐取向。笔者以为这批敢做敢为的人是真正的开路先锋。如果再往前推,可能和存在主义的态度、战后的荒芜带来的心灵上的不信任和抵触有关,而那是大背景,the beat generation却是第一位先行者和理论提炼者。

但同时,从之后猫王第一次敲响唱片公司的大门开始,摇滚乐已经和经济、和流行文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同样,Sex Pistol从被组建那天起就参与到了流行文化的缔造中,Vivian Westwood缔造了流行文化,也取得了商业上的成果。摇滚歌手是从最初(而不是逐渐地)就已经参与到流行文化中去的。他们带着恐惧和若即若离欢欣鼓舞地去拥抱到手的钱财和名誉。他们渴望更多的志同道合者,更多的聆听者,他们需要大众的力量。

君特·格拉斯在《我的世纪》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他写到当年德国年轻人都穿着破烂衣服,四处晃荡,听吵闹而又毫不优美的音乐。外公外婆年纪的一对老人屡次劝阻都没有用,迫于无奈也穿上破破烂烂的衣服,这才让其孙子孙女感到不适应和窘迫,最终放弃了朋克打扮。可见sex pistol在当时的年轻人中影响多大,而这种流行文化又是那么隔代如隔山。这股力量推着朋克们前进,从专辑被禁、唾骂女王从而被女王抛弃的街头混混,到登堂入室、成为英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女王的骄傲和荣耀。政府和流行文化之间的隔阂丝毫不亚于老一辈和年轻人之间的隔阂,但哪个隔阂都很容易被化解,冰释前嫌是随即会发生的事。只要你继续被大家喜欢,只要你不再危害公众治安。

被大众认可以后的朋克就温和了。现在的朋克都像小朋友自己玩把戏一般。过去反政府摔吉他,现在摔吉他不过是炫耀自己多么有钱。过去那些叛逆穿着刚出来的时候有着英国伦敦切尔西区当地独特的文化背景,但现在再戴着金属装饰品,穿着廉价的故意搞破的服饰,做着约定成俗的演出动作,就是模仿,就是一种高级真人秀。Green Day反布什,但也是温和的,反共和党实际上是因为背后有民主党撑着,反战像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标签。真的彻头彻尾打心底里反布什反战的南方小鸡做的却是乡村音乐,她们的唱片遭到乡村电台全面禁播,更别提说什么像Green Day那样长期占居销量榜榜首,并拿奖无数。

幸运的是摇滚乐始终能翻出新花样来。朋克和金属已经各自为阵,意图从摇滚中脱离出来。非主流音乐在如今倡导全民参与的年代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alternative——另类音乐茁壮成长,后摇,独立摇滚,独立流行,英式……每当一个潮流即将覆灭的时候,总有新的花头冒出来,突然地,就这么流行开来,前仆后继,把经济搞上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教会大家更加开放,教会大家集体娱乐,教会大家爱与和平,教会大家偶像崇拜,带领大家忘却痛苦。

Curt Cobain对突如其来的成功没有准备,他以为苦涩的东西不会这么畅销,那可是boys II men热销的年代。最终他无法面对不可思议的世界,选择了自杀。Brian Molko面对首支单曲《nancy boy》就取得的巨大成功无所适从,致使一开始的他在台上始终无法放松自如。他以为公开歌颂同性恋和毒品的音乐属于非主流,但是主流市场立即接受了他们。Thom York凭《creep》一炮而红,但他抵制流行文化,反对自己的原意被曲解,自己的艺术成了商品。他一度精神错乱,乐队并且自己让自己禁唱《Creep》很多年。前辈们想的不多,没想到会突然走红,他们喜欢就做了,能够顺便养活自己那就算个不错的主意。正确估计到大众需要些什么的不是他们,更不像是往往后知后觉的唱片公司老板,而是大众本身。歌者往往自己也没有觉察到,自己也是大众的一部分。这个“大众”就像是魔兽,总是寻求刺激和新鲜的事物。年轻人没有很强的道德观念,却有好奇心,敢为他们说话的人就会突然被发现。追问原因总是徒劳无益,无法解释。

Thom进入新世纪还是唱了《Creep》,他应该知道,无论自己唱不唱,已经流行的事实都是不会改变的,而一样事物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那么这样事物就是由万千大众共同记忆、共同构成的,就不是艺术家自己的东西了。艺术家供人评点,供人推举,供人评定他们到底是不是艺术家,供人决定他们到底是不是被玩够了,可以进入经典的行列。Thom知道,既然大家愿意听,那就不妨再唱一唱,博众人一乐而已。

Glastonbury上的泥浴已经载入史册,那么多男男女女赤身裸体地待在一起,居然是怀着崇高的理想,渴望真正的彻底的平等到来。前辈们如此虔诚令人感慨。所谓和平的到来遥遥无期,但是通过虚假的聚众活动,通过摇滚乐的推波助澜,我们在意识形态上更为开放。不知道是摇滚帮助大家大踏步地摆脱传统束缚,走向行为上和意识上的开放;还是这本就是大众的意愿,不过由几位商人通过推举几位摇滚乐手来帮助发扬光大,顺便揽钱。

殊先殊后讨论起来也没有意义。更可能是二者本就是共生的。流行文化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谁都脱不了干系。正在流行的音乐给了创作者源泉,如果哪种音乐有人听腻了,那肯定不是一个人。不过是大多数媒体整日没有自己的定位,往往追着需求走,追着利益走,不断制造相当多的假新闻和假报道。而大部分人都是听了媒体推荐和介绍后才知道一个乐队的,听报道才判断出他们红不红的。每天都听着都看着的报道实际上蒙蔽着我们的双眼,那才是最不真实的事情。

进入本世纪,网络进入了web2.0的时代。笔者认为,网民获得的公开的自由是对不真实的最好挑战。在网络的推动下,摇滚乐一扫上世纪末出现的颓势,结束了郁郁寡欢推陈不出新的格局,新千年the strokes靠着一张Lo-Fi的不足40分钟的专辑打响持续至今的复古热潮,linkin park凭着在网络上灌水、开网站和自我宣传起家,两三年间就成为华纳旗下最挣钱的乐队。那还是在web2.0时代到来之前。去年底今年初arctic monkeys更是凭借在大热的myspace上走红,赢得英国大牌domino一纸合约,其第一张专辑改写了oasis保持多年的英国史上首发第一天的销量纪录。过去需要不断敲唱片公司的大门,主动和主流联姻,现在只需要把自己的音乐放在网上共享。更有clap your hands and say yeah!这样的独立乐队,不签到任何唱片公司旗下,自己在网络上出售专辑,照样风生水起。

自己做,自己玩,自己结识朋友。摇滚乐已经从当初的理想主义回到地上,回归到娱乐上,回归到自我上。有人说摇滚乐已经死了,因为它已经不像过去,无端承载起爱与和平的重任。但实际上摇滚乐是个广义的代名词,它的音乐样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它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摇滚从一开始就不单是一个思想的传话筒,而是流行文化的见证,它的兴衰起伏完全随着大众的口味而变,二者互相影响,互相改变。

孟京辉说流行文化是臭狗屎,他贬低流行文化的时候把自己抬到精英文化中去。但事实上,没流行过的那部分精英文化是未来流行文化的前兆,流行过的精英文化是大众对其曾经辉煌的纪念。流行文化是最符合市场经济和政治需求、人民需求的,所以是最有生命力的。摇滚乐就是个好代表,它生生不息,被判决死刑这么多年还屹立不倒。而且随时像墙头草一样调整自己的姿势。同风格的摇滚乐迷感情都是相通的,再混乱,再不堪一击,再恶俗,摇滚乐都会保持本能的真诚,密切联系群众。所以它过去代表时代,现在依然如此。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