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TOP ALBUMS 2000-2014(三)

九间

15年最佳专辑盘点第三篇。本期将盘点2004年至2005年期间发行的专辑。这两年是独立音乐蓬勃发展的两年,有了不少新气象,入选的专辑也随之增多。因篇幅有限,2005年的入选作品将拆分为上下两部分推出,2005年剩余部分推荐专辑请见第四篇。

2004

年度关键词:新世纪最瞩目天团Arcade Fire发行首张专辑,革新独立音乐世界,重新定义摇滚乐。加拿大新生力量不可小觑,老牌音乐人依然活跃,另外冷门新生流派比如后金等在新的一年继续茁壮成长。

1
Funeral
Arcade Fire

Arcade Fire是21世纪独立界真正的天团。他们是加拿大的超级乐团之一,几乎集合了蒙特利尔各方各面的音乐天才,参与过专辑录制和现场演出的音乐人高达两位数,除了核心的夫妇档Win Butler和Régine Chassagne以及他们的亲戚外,还包括近年最为活跃的新古典演奏家,比如小提琴手Sarah Neufeld、Owen Pallett,萨克斯手Colin Stetson等,可以说Arcade Fire自成一个宇宙。

在这一年,一张《Funeral》震惊世界。题材上,以葬礼为入口审视亲人朋友的关系、生与死的分分离离,选题大胆有新意。思念亲人、灵魂出窍、生老病死和碎碎念等都出现在专辑中。音乐方面他们有摇滚乐基础,你能看到癫狂的鼓手热血沸腾的现场演出,歇斯底里的全情投入,鼓点节奏都非常出色。外加一众古典音乐背景的音乐人奉上的管弦乐衬托,这些元素让他们的音乐既充满了激情,层次丰富。有内涵,而且技术含量丝毫不差。

他们从出道专辑《Funeral》开始便与艺术家Vincent Morisset合作,签约在独立厂牌Merge旗下的Arcade Fire通过获奖无数的绝佳官方网站和一系列Web体验项目以及气势磅礴的现场演出积累着线上线下的人气。第三张专辑《The Suburbs》(2010)实至名归获得格莱美年度最佳专辑奖这一最具分量的奖项,成为从独立走向主流世界的成功典范,但获奖之后他们依然保持独立姿态,并未转投主流厂牌。他们在新媒体营销上的成功也让他们更有底气不去加入主流厂牌。

或许在这个世纪初,找不到比Arcade Fire更典型的在音乐口碑和音乐销量、独立世界和主流世界都同时获得大丰收的乐队。《Funeral》毫无疑问是新世纪必听专辑。它引领潮流,诉说新一代青年的心声。

2
Abattoir Blues / The Lyre of Orpheus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接近60岁的Nick Cave几十年如一日年年带来新作品,进入21世纪后丝毫没有因为年事已高而放慢创作脚步,放眼全球都是不多见的业界良心。

这些年Nick Cave最为出色的一部分作品或许是以Nick Cave & Warren Ellis的名义创作的一系列电影原声作品。其中最为出色的比如《神枪手之死》(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2007)、《末日危途》(The Road,2009)。他还担当舞台剧和电影编剧,如《关键协议》(The Proposition,2005)、《无法无天》(Lawless,2012),甚至发表小说。

在成为高产的电影原声专辑创作人之前,以Nick Cave & The Bad Seeds名义发行的最后一张专辑便是这张《Abattoir Blues / The Lyre of Orpheus》。其中,《The Lyre of Orpheus》、《Fable of the Brown Ape》、《There She Goes, My Beautiful World》等曲目无论是从故事性还是成熟度,都处理得相当好,具有一种史诗般的感觉。不好说超越了八九十年代他们的杰作,却应该说是《The Boatman’s Call》(1997)之后,时隔7年的又一张经典Nick Cave & The Bad Seeds专辑。这张专辑在当年并没有产生特别大的轰动效应,却在日后的十余年中越来越被人们惦记,尤其是在偏向流行化的《Push the Sky Away》(2013)之后。Nick Cave的新专辑好听是好听,但他的新专辑亦同时叫人想要重新再听一遍那些日久弥新的老专辑。

也正在这张专辑之后,Nick Cave为了寻找新的灵感而组新乐队Grinderman,并投入到无限的原声音乐创作中。告别了Mick Harvey、Blixa Bargeld的Nick Cave,和Warren Ellis结合得更为紧密,而且他们演出不断。正像《地球两万天》(20,000 Days on Earth,2014)中所展现的那样,Nick Cave爱舞台爱到骨髓,一刻不停地享受舞台上的超脱之愉悦,且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去看一眼疯狂的Nick Cave和Warren Ellis,翘首以待老顽童们新一年的作品。

3
Good News for People Who Love Bad News
Modest Mouse

成立于1993年的美国老牌独立乐队Modest Mouse也曾经历过一段有口碑无市场的岁月,从90年代开始,他们的专辑张张高水准,2000年之后的《The Moon & Antarctica》(2000)更是创造了一个小高潮。但让他们真正扬眉吐气大红大紫的,是这张经过较为巨大人事变动后的专辑《Good News for People Who Love Bad News》。这张专辑诞生了畅销金曲《Float On》,在英美的排行榜上都取得新高,专辑卖到白金唱片,并入围格莱美年度最佳另类专辑。《Float On》、《The World at Large》等曲目是典型的Modest Mouse风格,他们可以很戏谑、很文学,用一张专辑来讲故事,让听者展开想象画面,与此同时他们还有着特别清晰好记如回旋镖一样反复徘徊的吉他,这些旋律的优美度和易记性堪比流行洗脑歌。《The Good Times Are Killing Me》是他们经典的抒情性小品,跟唱无压力,简直KTV金曲。

轻松愉快又有意思的Modest Mouse风在此后的专辑中亦有延续:那便是依然高评的2007年专辑《We Were Dead Before the Ship Even Sank》。《Missed the Boat》、《People As Places As People》一如既往的好听好记,《Steam Engenius》、《Dashboard》等也会给你很深的印象,沉船和死亡的故事却以这样比较欢快的节奏呈现,能达到这种又哭又笑效果的,非Modest Mouse莫属。

不过此后Modest Mouse再次深陷人员变更中,虽然演出没有中断,但已经近7年未出新作,空留遐想于世间。(补记:2015年3月即将带来时隔7年后的新专辑)

4
The Blue Notebooks
Max Richter

此为德国作曲家Max Richter的个人第二张专辑。最近几年Max Richter创作了大量电影配乐,每年都有少则两三部多则五六部电影配乐作品问世。尤其是为Ari Folman两部动画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2008)、《未来学大会》(The Congress,2013)的配乐,为他赢得了广泛赞誉,Ari Folman严肃跌宕的剧情、梦幻般的画面和长时间无对白的听觉留白,为配乐留下了充分的发挥空间。Max Richter随着电影的获奖无数而被大家所熟知。《The Blue Notebooks》作为个人创作,Max Richter也将其带入丝毫不逊色于动画电影幻影效果的梦境,如梦的钢琴声之外,还配有Tilda Swinton朗诵,打字机声音、各种环境声。《Shadow Journal》、《Vladmir’s Blues》等作品将人带入卡夫卡的世界,如奇特的灵药,让听者打开回忆的闸门。这是一张永不会过时的专辑,一粒时间胶囊。

5
Noise
Archive

《Noise》是Archive最黄金的一张专辑,他们最后的巅峰,此后连他们自己也无法逾越。

成立于1994年的英国Trip hop乐队Archive早年赶上Trip hop浪潮,却并没像那些Trip hop大牌一样大红特红起来。在Trip hop不再那么流行的今天,如果他们愿意,依然可以做出非常正点的Trip hop,独领群芳。但在Trip hop和电子音乐根基下,他们也去做了些前卫摇滚的东西,他们会往作品中加入Hip hop、柔美女声、低沉男声、各种让人觉得并不调和的东西。他们创作出了《You All Look the Same to Me》(2001)这样在意境和音乐上都隽永且大气的专辑,《Again》、《Numb》等曲目都格外优美。早年《Londinium》(1996)中的《Old Artist》等作品同样悠长。他们擅长以简单抽象单词作为歌名,往往会有十几分钟超长时间的鸿篇巨制,这在《Noise》中表现得极为明显,《Noise》、《Fuck U》、《Waste》、《Sleep》等无不反映出他们深深精通如何让旋律不断重复、重复到令人迷醉而又不会觉得审美疲劳,首首作品连着精彩、从头到位无痛点,让人觉得十几分钟的长作也不过是须臾一瞬,忍不住再次循环。《Noise》的几次突变颇为有味道,《Fuck U》让一句粗话也变得文艺了起来,可见听Archive你需要做的是防沉溺,否则听着听着就被勾去了魂。

在《Noise》之后,《Lights》(2006)中也有一些继承之前风格的佳作,比如《Lights》、《Black》。再然后Archive经过人声更换、创作风格调整等变故,迷醉不再。

Perpetuum Mobile

6
Perpetuum Mobile
Einstürzende Neubauten

上述提到的Nick Cave & the Bad Seeds这张2004年的专辑《Abattoir Blues / The Lyre of Orpheus》是第一张没有原始成员Blixa Bargeld参与的专辑。和Nick Cave风雨多年一起走过来的Blixa Bargeld与Nick Cave散伙后也没闲着,他组建于80年代的德国乐队Einstürzende Neubauten在2004年也发行了全新德语专辑:《Perpetuum Mobile》。这张工业专辑比起他们的早期作品显得更加温和,《Perpetuum Mobile》、《Selbstportrait Mit kater》等作品都彰显老团风范。

Blixa Bargeld在忙他的各类艺术项目之外,这些年也保持着Einstürzende Neubauten的发片频率。

很有意思的是与Nick Cave分道扬镳的Blixa Bargeld与中国还有一份情缘。他娶了一位中国老婆,有了孩子,跟着老婆在北京生活过好几年。他将他的“展现珍贵记忆”项目带到北京,并且看了不少中国年轻乐队的演出,挖掘了一些中国地下乐队,为中国年轻人提供走出去的资源。还亲力亲为,譬如为张守望的乐队White担当制作人等等。

How It Ends

7
How It Ends
DeVotchKa

在《How It Ends》之前,DeVotchKa已经连续发行《Una Volta》(2002)、《How It Ends》(2003)等高质量专辑,《How It Ends》是他们延续实力的一张专辑,经典代表曲目《How It Ends》是一首典型的DevotchKa曲目。他们有清新民谣的部分,木吉他弹奏,外加带有美声唱腔的男声。你还可以在这张专辑中找到非常民族和异域风情的东西,比如《Such a Lovely Thing》。

DeVotchKa的作品被大热文艺片《真相大白》(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所用,他们还负责了《阳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我爱你,莫里斯》(I Love You, Philip Morris)等其他更热文艺片的配乐,这些都为DeVotchKa拓展了知名度。

8
Madvillainy
Madvillain

2004年最佳Hip Hop专辑非《Madvillainy》莫属。Hip Hop二人组Madvillain由两位美国音乐人MF Doom和Madlib组成,MF Doom因戴着铁面具而为人所知。这张专辑是他们合作的第一张专辑,一经推出便破天荒地获得英美几乎所有媒体不低于8分的高分推荐,并且在独立Hip Hop世界相当畅销,堪称当年最热门独立专辑之一,无论主流还是独立音乐界都给了好评。如今听来这张专辑依然动听、神秘、令人着迷。

在这次成功的合作之后,两人主要分头致力于各自的专辑创作,Madvillain此后有过一张口碑大不如《Madvillainy》的《Madvillainy II》。

Panopticon

9
Panopticon
Isis

世纪之交后摇音乐已经从诞生萌芽、百花齐放发展到逐步获得广泛的接受,后摇的发展也影响到了其他音乐流派,美国乐队Isis的核心人物Aaron Turner便在90年代提出后金(Post-metal)的叫法。这种音乐融合了重金属技法,如金属唱腔、金属指法的吉他弹奏,并加入后摇和盯鞋的元素,你也可以在此类音乐中听到后摇中比较多见的大段吉他铺陈,而且更强调旋律。比如Isis这张《Panopticon》中,你可以在《In Fiction》中听到典型的后摇处理方式,无论和弦还是舒缓渐进式铺垫和爆破性效果。而唱腔是完全金属的,最后的引入也是金属的。Isis既发挥了金属乐队的高超技艺,也通过旋律诱惑着其他一些对金属并不熟悉的歌迷。在器乐摇滚的发展道路上,Isis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对于从未接触过后金的人来说,Isis是个不错的入门选择,他们非常典型,是后金的创始乐队和代表乐队。Isis自2000年发行首张专辑《Celestial》之后,每张专辑都掷地有声,哪张更好众说风云,无疑《Celestial》和《Oceanic》(2002)也都非常出色。《Panopticon》或许很适合从后摇转过来的听者,经过两张专辑的实践,Isis更加游刃有余。这张专辑不那么激烈,却意味深长。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支日后非常重要的美国后金乐队Russian Circles在2004年这一年成立。

10
Jesu
Jesu

以英国音乐人Justin Broadrick为首的后金乐队Jesu当年的这张同名专辑带给人们很大的惊喜。Justin Broadrick早在80年代就开始玩重金属、硬核,加入过Napalm Death、Godflesh等大大小小十余个乐队,其中还包括几个Solo项目。他可以创作、制作,擅长鼓、吉他、人声等等,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一切。Jesu是Justin Broadrick的一次重要转折,从这个项目开始他坚决地抛弃了传统硬核音乐,转而开始让更多原本处于氛围、实验中的元素涌入金属音乐。你可以Jesu早期专辑中听到特别典型金属的吉他弹奏方法和各种处理方式,人声却是飘忽的。Jesu同时带着金属的质感和氛围音乐的迷离。这一时期作品譬如《Silver》(2006)、《Jesu》(2004)。在此后的作品中,Jesu有更明显的往氛围实验转向的倾向,比如和金属没什么关系了的《Pale Sketches》(2007)、以及和氛围个人项目Eluvium合作的《Jesu/Eluvium》。不过Jesu最高潮或许还是刚开始玩后金的时刻。像《Silver》这样的曲目简直拥有盯鞋风格独有的甘甜,难道无论玩何种风格,英国人都有这种令人牵肠挂肚的魔力?

11
Riot on an Empty Street
Kings of Convenience

Kings of Convenience可是在挪威爬到过排行榜榜首的热门独立流行乐队。这张《Riot on an Empty Street》是他们的代表专辑,为他们打开了国际知名度,在挪威之外的国家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严寒的北欧从来不缺少此类木吉他轻轻弹奏、男子双重唱的小清新款民谣音乐。和国内这些年涌现出来的大量独立流行和民谣乐队比起来,Kings of Convenience更注意人声处理,也透出隐藏不住的来自北欧的空灵飘逸。这也是他们在国内同样获得超高人气的原因之一吧。听来舒服,歌词细腻,消夏佳品,小清新之王。

12
Set Yourself on Fire
Stars

又一支不容忽视的加拿大独立乐队。Stars比肩Metric,二者经常被拿来相提并论,同为加拿大本世纪最知名的独立流行乐队之一。Stars中的女歌手Amy Millan和Metric的女歌手Emily Haines又同为加拿大独立名团Broken Social Scene队中成员,和Feist同为Broken Social Scene三大才女,是加拿大新生代独立唱作女歌手中的领军人物。Stars也将他们大部分作品留在了Broken Social Scene的厂牌Arts & Crafts旗下发行。

Stars在连续推出两张成功的专辑《Nightsongs》(2001)、《Heart》(2003)之后,带来了他们的最高潮:《Set Yourself on Fire》。《Reunion》、《The Big Fight》等作品中的甜美女声令人酥软,流行好听。同时他们还会加入一些电子元素,并没有固定的程式,相当于是一个流行版的Broken Social Scene,也是非常给劲。其中《The Calendar Girl》清新如风,在我国有着极高人气。从实力上说,这三位Broken Social Scene相关联的女子都相当出色,都可以听听看。Amy Millan并不逊色于Feist,只是Feist因机缘巧合,作品被苹果选为广告歌,从而知名度忽然疯涨。

这张专辑后来又发行了一张由好友混音而成的混音专辑《Do You Trust Your Friends?》其中包括Final Fantasy、Jason Collett、Kevin Drew、Metric、The Dears、The Stills、Young Galaxy等一众加拿大独立音乐好手,大秀Stars在加拿大的基友关系。


2005

年度关键词:加拿大势力继续大爆发,超级乐团成为一大现象。与此同时美国民谣兴起小高潮,英国也不甘示弱,这年的内容将在本篇和下篇中联合呈现。

Illinois

1
Illinois
Sufjan Stevens

讲到本世纪的美国民谣歌手,一定绕不开Sufjan Stevens。这位70后小哥以包罗万象、敢说敢当的歌词和奇思妙想的民谣音乐闻名于世。2003年他想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为美国每个州创作一张专辑。这个计划不出所料,坚持不了几个州便因美国的州实在太多而不得不搁浅。但也因为这个计划留下了经典专辑《Michigan》(2003)和2005年的这张新世纪最佳民谣专辑有力竞争者:《Illinois》。这张专辑翻阅了伊利诺伊州的历史,从古至今,从社会现状到Sufjan Stevens本人对伊利诺伊州的感情,信息量非常大。为芝加哥而作的《Chicago》更是红火一时。在新世纪的美国民谣男唱作人中,Sufjan Stevens是最为有趣味的一位。

Sufjan Stevens还经常干出人意料的事,不断尝新。比如2014年他就和Son Lux、Serengeti一起组Hip Hop乐队Sisyphus,企图融合民谣、Hip Hop、电子等完全不搭界的音乐流派。

2
Broken Social Scene
Broken Social Scene

2000年之后加拿大涌现出两大曲风奇葩、脑洞大开,无法形容和归类的超级乐团,其一是2004年震惊世人的Arcade Fire,另一个便是Broken Social Scene。如果说Arcade Fire代表了蒙特利尔独立音乐最高水平,而Broken Social Scene则对应的是多伦多独立音乐世界的霸主。

Broken Social Scene早在2001年便发行了绝佳处女作《Feel Good Lost》。所有作品都由两大核心Brendan Canning和Kevin Drew创作而成。此二人是90年代偏后摇、氛围的独立乐队K.C. Accidental的成员(K.C. Accidental堪称Broken Social Scene前身,如果你喜欢Broken Social Scene,强烈推荐听听看K.C. Accidental),他们在结束K.C. Accidental之后组建了Broken Social Scene,并吸纳多支加拿大乐队中的创作型好手,让Broken Social Scene成为混杂型的超级乐团。在2002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You Forgot It in People》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他们可以把各种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既有《Anthems for a Seventeen Year-o》这样的民谣女声喃喃,又有《KC. Accidental》这种致敬过去的摇滚作品。而一首《Lover’s Spit》无疑应该评为最近15年来最佳单曲之一。

2003年,Kevin Drew联合组建了厂牌Arts & Crafts,所有亲朋好友都可以在自家厂牌下发行作品了。而Broken Social Scene的人数也逐渐暴涨,超过了20人。

成立厂牌之后,除了重新发行旧作外,同名专辑《Broken Social Scene》的发行是一大重要的事。彼时他们已经是加拿大“格莱美”朱诺奖最佳独立专辑获得者。《7/4(Shoreline)》、《Fire Eye’d Boy》、《Swimmers》等曲目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已经成熟的Broken Social Scene风格旋律和编曲,与上张专辑一脉相承。你可以在配套EP中听到民谣小品《All My Friends》,还能听到爽心的摇滚作品《It’s All Gonna Break》。像《It’s All Gonna Break》这样偏摇滚实验的作品更多是在Kevin Drew的作品中找到,譬如他的个人专辑《Broken Social Scene Presents…Spirit If》中的《Back Out On the…》,Kevin Drew无疑是个激进的摇滚青年。至于民谣小品,参见Jason Collett和Feist的个人专辑,攻入美国主流市场的Feist为厂牌带来最多荣誉和销量,一时名气超过了Broken Social Scene。而Brendan Canning代表着Broken Social Scene最怪异的一部分(所以你知道大神到底是谁了)。《Broken Social Scene》是他们最具代表性、最成熟的一张作品,如果你对他们并不熟悉,从这张专辑入手将是非常好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装帧设计也是乐队成员自己涂鸦之作。他们这种轻松愉快地和朋友一起玩音乐的态度透过音乐传达给了每一位听者。

不过这张专辑之后各人忙于各自作品停滞了一段时间,Feist和Kevin Drew这对情侣不知何时因何原因也分了手。2010年的最后一张专辑《Forgiveness Rock Record》是他们最后一个高峰,《World Sick》等作品中,Kevin Drew依然忿忿不平、嫉恶如仇,用力地爱着这个世界。

3
Z
My Morning Jacket

《Z》是美国独立乐队My Morning Jacket最有趣、迷幻和艺术摇滚成份最高的一张专辑。以字母Z为联想展开的一系列插画设计和饶有趣味的歌词内容,让My Morning Jacket在《It Still Moves》(2003)之后,步伐迈得更远。《Wordless Chorus》、《Gideon》等都极具空灵感,《Anytime》的摇滚气质和《Knot Comes Loose》这样的小品,交替出现,让专辑从头到尾听下来松弛有度,非常惊喜。在比较传统的带一点乡村风味的美国摇滚中,My Morning Jacket坐稳头牌交椅。

不过这张专辑之后,他们有些沉寂,几次改换风格和调整都趋于保守,没有《Z》那么新鲜灵气。

Blinking Lights and Other Revelations

4
Blinking Lights and Other Revelations
Eels

美国独立民谣乐队Eels也是一支早就奠定了自己江湖地位的老牌乐队。1996年的《Beautiful Freak》和1998年的《Electro-Shock Blues》已成为经典之作。不过成立于1995年的他们是如此迅速地走红、如此成功,其作品当时就被收入电影《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惊声尖叫2》(Scream 2)等热门影片原声碟之中。

进入21世纪后,他们最著名的民谣专辑或许是2000年的《Daisies of the Galaxy》,但我们还是挑选了这张2005年的专辑作为Eels的代表作。这是双碟的大篇幅史诗作品,野心勃勃地讨论了关于上帝的问题。而且这是Eels最后的高潮。最近几年的全新作品新意不足,达不到当年的水准。

5
Apologies to the Queen Mary
Wolf Parade

Wolf Parade是一支有很多说头的加拿大乐队。他们成立于蒙特利尔,核心成员却主要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在2005年,凭借处女专辑《Apologies to the Queen Mary》爆炸性走红,被各大北美媒体评选为年度最佳专辑。

这张专辑如今听来或许有颇多不足,但难以掩饰他们的青春活力和奇思妙想。他们的音乐首先是好听动人,双人声的Wolf Parade沿袭着那些年走红的尖刻嗓音,外加浑厚男声,很是特别。此外鼓点给力,干净清脆。像《Modern World》这样的歌曲,却又没有流露出年轻人通常会有的玩世不恭,而是淡淡的避世感,《I’ll Believe in Anything》、《We Built Another World》等作品都无不代表着当时独立摇滚最当红的风貌。《You Are A Runner and I am My Father’s Son》多多少少有些蒙特利尔大团Arcade Fire的影子,却又很有自己的特点。

可惜Wolf Parade这张专辑几乎成为绝唱。因为乐队成员都太有自己的想法,发生不和。Wolf Parade成员后来都忙于组建自己的个人乐队,专辑录制拖拖拉拉很难找到当时的快感,也不再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其成员Dan Boeckner和妻子(现已离婚)组成独立摇滚乐队Handsome Furs,数次入围北极星音乐奖。他最好的成绩或许还是和Spoon成员Britt Daniel合作的乐队Divine Fits,同名专辑《Divine Fits》中可以同时听到两位帅哥的创作作品,又是双人声,《My Love Is Real》、《Would That Not Be Nice》等作品都不能更美丽、更时髦、更带感。

而另一位成员Spencer Krug离开蒙特利尔回到出发点,和Dan Bejar组成Swan Lake,并另有Sunset Rubdown、个人项目Moonface等多个乐队。无论是被Dan Bejar带过去的合作作品,还是和Siinai合作的实验作品《With Siinai: Heartbreaking Bravery》,纯粹钢琴独奏的Moonface后期作品,这些独自发展的Wolf Parade成员们证明着自己不会随着Wolf Parade的结束而成为流星。

6
Twin Cinema
The New Pornographers

除却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温哥华也有自己的超级乐团,那就是以A.C. Newman位核心的The New Pornographers。从时间上来讲,Broken Social Scene虽然成立时间与The New Pornographers差不太多,但成名比The New Pornographers晚。The New Pornographers曾经是加拿大拿奖专业户,外媒各种好评。他们的专辑特别流行,而且不像Broken Social Scene那样调和,也不像Arcade Fire那样风格统一,The New Pornographers风格一直有些分裂。Arcade Fire是一对夫妻做主导,The New Pornographers更像是朋友们一起玩,里面A.C. Newman写一部分作品,Dan Bejar写一部分,其他人也会参与创作,其风格差异之大,以至于你都可以很明显听出来哪部分是谁写的。人声方面你唱一部分,我唱一部分,男声、女声,很多人声混杂,演奏也很混杂。这让他们的专辑一直有一种奇妙的分裂感。要在2000年的《Mass Romantic》、2003年的《Electric Version》和2005年的《Twin Cinema》中挑出最好的作品实属不易,或许还有些歌迷更喜欢最为流行的《Challengers》(2007)。从《Challengers》往后,The New Pornographers的风头已经被Broken Social Scene和Arcade Fire盖过,2010年的《Together》和今年的《Brill Bruisers》都不再获得一致好评。

其实The New Pornographers宛若宝藏,听者可以自行组织喜欢的曲目循环播放,跳过不喜欢的那部分,从而发现一个全新的The New Pornographers。在《Brill Bruisers》的单曲《War On the East Coast》的MV中,The New Pornographers通过让A.C. Newman对口型而真实演唱者Dan Bejar一言不发紧随其后,这充分彰显出The New Pornographers在华丽张扬、闹哄哄的外表下,深藏其中的低调风格。


刊于《通俗歌曲》2014年12月号,未完待续。
第一辑:2000-2001
第二辑:2002-2003
第三辑:2004-2005
第四辑:2005-2006
第五辑:2007-2008
第六辑:2009-2011
第七辑:2012-2013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