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TOP ALBUMS 2000-2014(四)

九间

15年专辑盘点第4期。前一期2005年最佳专辑盘点了一半,这期将继续2005年最佳专辑的下半部分,另外奉上2006年最佳专辑。

2005

年度关键词:绝唱、绝唱,还是绝唱。在2005年这个独立音乐生机勃勃、满脸喜气的一年,几位年轻歌手留下了最好的青春年华,几位老将却从此封山近10年。再加上音乐人离世带来的永久性完结,当时并未觉得有什么的一年现在回过头来看竟有多张不同意义上的绝唱诞生。有一些精华始料未及地被永远定格在了2005年。

7
The Ape of Naples
Coil

重回10年前,往事如烟。这是Coil最后一张专辑,也是一张今天听起来丝毫不过时的出色专辑,再过个五年十年都不会被淘汰。毫无疑问,在本期盘点所推荐的这几张2005年专辑中,《The Ape of Naples》是最棒的。无论是轻巧的电音作品《Triple Sun》,还是暗氛加工业的《It’s In My Blood》,抑或是人声出色的《Fire of the Mind》,都足见乐队的实力。组建于1982年,经历过工业、电音等各种音乐浪潮和玩法的Coil技术上已经非常娴熟,可以轻巧自如地揉合不同音乐类型,这种有些小黑暗的带电的音乐10年后的今天可是正流行,暗氛和Drone涌动,电子音乐人已经习惯在摇滚和古典的世界里翻找素材。

这张《The Ape of Naples》比他们前一年的《Black Antlers》更具备流行潜质,旋律更优美,《Black Antlers》相对而言具有更多实验成份,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但如果你喜欢实验音乐,一定要听下空灵的《Sex With Sun Ra, Pat.: Saturnalia》,很美。还要听下收尾曲目《Black Anters (Where’s Your Child?) [Version 1]》,很刺激。

其实整张《Black Antlers》都相当出色,选择《The Ape of Naples》作为最佳专辑一定程度上是从情感角度考虑。身为英国最知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工业音乐团体之一,Coil很遗憾地收场于两位创始人之一John Balance的忽然离世。时间永远定格于2004年,这张一年后的遗腹子是他们最后的结晶,里面有John Balance最后的语音录音。

如果不是一场意外,他们很有可能玩出更多花样。20多年来,Coil都没有停止过探索。两位音乐人还参与PTV这个实验视频艺术和音乐团体,无限可能性忽然终结,John Balance享年仅仅42岁。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另一位核心成员Peter Christopherson也于2010年离世。他作为音乐人,和John Balance一起成就了Coil。作为MV导演、摄影师、设计师,创作大量视觉佳作,他为Sex Pistols拍照、为Pink Floyd创作封面、为The The拍摄MV,涉及的是像《Wish You Were Here》这样的经典封面。可以说,单单视觉方面的工作他已经值得我们铭记。

I’m Wide Awake, It’s Morning

8
I’m Wide Awake, It’s Morning
Bright Eyes

时隔10年重新播放这张专辑,那种感觉恍如隔世。曾经的美国民谣天才Conor Oberst在他25岁的时候带来了这张《I’m Wide Awake, It’s Morning》,为我们留下了最迷离、动人的声音。当时的Conor Oberst羞涩清纯,湿润的大眼睛,尖尖的下巴,是许多少女心中的男神。《At the Bottom of Everything》从唐·德里罗戏剧作品《法尔巴拉索》(Valparaiso)中的相似场景开始,Conor Oberset用他俏皮的人声独白讲故事,在飞机上无所事事正无聊的时候忽然飞机紧急下坠,女主角吓得不轻,开始搭讪身边的男士,音乐由此开始。从这段独白到“1、2、3、4”倒计结束开始演唱,Conor Oberset的表现已经足够动人。何况此后还有《Train Under Water》、《Another Travelin’ Song》、《Road to Joy》等多首金曲等待着听众。一切都从一开始定下基调,关于死亡,关于平淡无奇日常背后的痛苦,关于爱,但最后我会醒来,会有一个美好的早晨,多首曲目点题。他的民谣作品大多是简单的弹奏,技术上并不稀奇,内容上却很容易让人入戏。

不过像许多红极一时的民谣歌手一样,好景不长,已经泯然众人,也不再以Bright Eyes的名义发行专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潮,如今的他发福到脸形都变了,皱纹爬上额头。2014年以自己的名字Conor Oberset发行的新专辑《Upside Down Mountain》受关注度大不如前。外貌上固然突变,但还是很难确定一直像长不大的孩子一样的Conor Oberset是不是真的长大了。不知道他自己怎么想的,希望像他唱的那样,“我很开心,因为我是无名氏”。

9
Wind in the Wires
Patrick Wolf

发行首张专辑《Lycanthropy》的时候英国音乐才子Patrick Wolf只有20岁。那张专辑主要是他的个人宣言,比如放入狼叫的声音,解释“像我这样的男孩”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等,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发行第二张专辑《Wind in the Wires》时他22岁,脱了稚气更加迷人。作为公开同性恋,他从来不畏惧搔首弄姿,《Wind in the Wires》中大胆裸背出镜,现场演出曾经近乎于一丝不挂。

他的音乐和他的外貌一样惊艳。从小学习音乐的他精通中提琴、乌克丽丽、钢琴,他创作的流行歌曲华丽动听,很懂得如何从前辈那里吸取经验,非常有章法,复杂度上是一般流行歌手和民谣歌手所无法企及的。歌曲内容方面虽然当年说穿了是少男心事,后来才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却从来不掩饰对贾曼、伍尔芙文字的喜爱,诗性对他而言是天生的,他与外貌不符的深沉男声吟诵起自然风物是如此贴切自然。

这张《Wind in the Wires》专辑中的《The Libertine》、《Wind in the Wires》、《This Weather》等曲目达到了他的最高峰,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还是能让人感受到那颗跳动的少年心,不由让人心一酥。他后来偏向“幼儿园”风又糊里糊涂涉足并不擅长的电子,原本独特的游吟诗人气质有所减弱,找到感情归宿后风格变得更加流行,和过去惹人怜爱的气质不大一样,反倒都还不如这张专辑动人。或许这就是所谓成长的代价?

10
Lookaftering
Vashti Bunyan

英国民谣女歌手Vashit Bunyan书写着只属于她的传奇。1945年出生的她早在1970年就小规模发行了第一张专辑《Just Another Diamond Day》,但这张被当今不少当代民谣歌手视为仙作的专辑当时并没有引起巨大轰动,Vashit Bunyan本人也离开音乐世界,相夫教子整整35年,等到三个孩子全部长大成人,自己已经60岁的时候才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也就是这张《Lookaftering》。在这张专辑中,已经到了退休年纪的Vashti Bunyan带着美声唱腔徐徐道来,宛若仙人,每一首歌都差不多的节奏,和几十年前的第一张专辑比起来其实没有差太多,她还是在一个套路上。Max Richter、Devendra Banhart、Adem、Joanna Newsom等众多当今的好手与她合作,为她伴奏。这个时代的人理解她,大家记得她曾经做出的贡献,这张专辑为她迎来了最辉煌的音乐高潮。

2014年,阔别9年后她带来了第三张也是最后一张专辑《Heartleap》,此时已经接近70岁高龄。

11
The Woods
Sleater-Kinney

2015年一月有一件大事:停滞接近10年之久的美国女子摇滚乐队Sleater-Kinney发行了新专辑《No Cities to Love》,Pitchfork当即送上长篇专访以示庆祝。能听到40多岁阿姨们的全新创作,这让我们在重温她们上一张专辑《The Woods》时更觉欣喜。

Sleater-Kinney是最好的女子摇滚乐队之一。组队时不过是20岁的小女孩,却像这个流派很多音乐人一样,在年轻时候就连续送上高质量专辑,是90年代美国地下音乐风潮中的领军人物,和Bikini Kill等乐队同为Riot Grrrl的代表乐队之一。在这张《The Woods》中,有特别朋克的作品《Entertain》,也有很Sonic Youth的东西,她们在朋克摇滚、Grunge、噪音等风格中游走,最为重要的是,几个女生制造的声音一点不输于男同胞,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主唱Corin Tucker尖锐嘹亮的声音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What’s Mine Is Yours》、《Wilderness》、《Let’s Call It Love》等等,这张专辑一拿上手就让人觉得爽、爽、爽。有一点点女性主义的歌词内容尽显大女人的感觉。

她们淡出的这些年,竟再也没有如此出色的年轻女孩能呐喊着走到台前来。Sleater-Kinney能重组绝对大快人心。

12
Superwolf
Matt Sweeney & Bonnie ‘Prince’ Billy

Will Oldham,也就是Bonnie ‘Prince’ Billy,是美国知名民谣歌手。从90年代开始他就创作过大量脍炙人口的民谣专辑。比如《Days in the Wake》(1994)、《I See a Darkness》(1999)等令其扬名的专辑,进入21世纪后,2003年的《Master and Everyone》也是当年最瞩目的民谣专辑之一。Will Oldham的创作从不间断,几乎年年都有新作品,活跃至今。选择这张和Matt Sweeney合作的专辑《Superwolf》而不选择Will Oldham其他专辑是因为封面上这只悬于半空中的手臂总是在那里诱惑着听者,10来不曾间断。

Matt Sweeney本人没有Will Oldham名气那么响,两人联手倒是动听无比。《What Are You?》、《Rudy Foolish》,还有《Bed Is for Sleeping》,关于男欢女爱的那些事。

后一年Will Oldham和Tortoise合作的《The Brave and the Bold》也曾让人津津乐道一时。

13
I Am a Bird Now
Antony and the Johnsons

摘得水星奖让Antony and the Johnsons一时风光无二,此前仅发了一张“奇奇怪怪”同名专辑的Antony and the Johnsons因为这次拿奖新专辑销量销量激增,当时成为水星奖开奖以来销量增幅最大的唱片,从小众圈子一跃进入大众视野。Antony and the Johnsons的独特主要归因于主唱Antony Hegarty。Antony Hegarty以他雌雄难辨的裙装外貌和带着花腔的诗意嗓音惊到世人。他戏剧化的美声唱腔搭配委婉小提琴、钢琴,音乐听上去典雅悠长,如泣如诉。歌唱的内容是私人化的情欲和他对性别问题的深入探讨。音乐形式其实并没有特别独到,但题材方面很有独到之处,他歌唱的内容和他本人都随着获奖而成为了一大话题。如此风格化的歌手当时很难找到第二个。

稍显遗憾的是他长时间纠结于相似的情绪和类似的风格中,后继较为无力。虽然2009年的《The Crying Light》水准其实并不差,但新鲜感过去后Antony and he Johnsons受关注度下降许多。

Du & jag döden

14
Du & jag döden
Kent

瑞典是流行音乐大国,而Kent是瑞典流行摇滚的佼佼者。他们玩的音乐是很吃得开的流行摇滚,现在听来,可以用工整来形容。有套路可循,当年的众多头衔和好口碑也是不知道落在了何处,音乐上的突破甚微,还不如主唱的口音来得诱人。

当然,这只是从音乐突破性和创造性上来说,Kent可听性还是很强的,从90年代持续不间断发片至今,也算得上是努力认真。《Du & jag döden》是他们最好的时期,这张专辑发行前后的几张专辑如《Vapen & Ammunition》(2002)、《Tillbaka till samtiden》(2007)等在国内一小撮接触国外音乐的歌迷中都非常流行,陪伴着大家度过青春期。

2006

年度关键词:延续2005年的绝唱。民谣势力依然强盛,其他领域也有看点。

Back in Black

1
Back in Black
Amy Winehouse

英国少女Amy Winehouse盘起头发,造型上和音乐上都一跃回到令人怀念的60年代。她放荡不羁,吸毒,酗酒,放纵,结婚离婚,丈夫也涉毒。她戒毒复出后状况依然堪忧,意识迷糊多次无法正常演出。她越是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越是散发出痛苦和野性的魅力,所谓的复古和摇滚魅力,于是也就越受欢迎。这种奇怪的映射让她自己自顾不暇,终于在2011年27岁的时候因饮酒过量早早离开人世。她成为了当年最新款的27岁俱乐部成员,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人们印象中一位流行音乐明星该有的颓废模样。

这张《Back in Black》是她个人音乐生涯的最高峰。这一点没有争议,但想来也令人唏嘘。Amy Winehouse在自己20岁的时候发行了首张专辑《Frank》小试身手,此后谁又料到在美国格莱美奖上豪取5座留声机的个人第二张专辑《Back in Black》竟然就成了绝唱。自2006年那张专辑之后,她沉沦于个人健康问题和情感问题中,不再有新的专辑发行。一直到2011年去世后才有了纪念专辑发行《Lioness: Hidden Treasures》,收录一些她在人世间留下的声音。

她被称作是多年来最难得一遇的灵歌女歌手,这副好嗓子却没能让人听到的更多作品,步上那些英年早逝爵士女伶的后尘。她的声音里透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听上去自如随意,实际非常精通各种演唱技巧,很懂得把握微妙的情绪变化,并且能自然地将自己生活上的情感投射到音乐中去。她歌曲内容比较灰暗,她低沉的嗓音令人欲罢不能。那来自黑暗世界的回响仿佛是不幸悲剧的提前预示。

2
Theory of Machines
Ben Frost

定居冰岛的澳大利亚才子Ben Frost这几年发行了大量出色的专辑,无论是2009年的《By the Throat》,还是2013年发行的一系列电影和现代舞配乐,比如《F a R》,再到他2014年年初的全新个人专辑《A U R O R A》,Ben Frost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这些年他还为许多音乐人担当制作,包括现代舞跨界合作,全方位展现着自己的才华。

但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初见时的羞涩和震惊。2006年发行这张专辑时Ben Frost只有26岁。在密密麻麻的电子声效中,他已经可以在音乐中埋下丝丝缕缕情绪,在这张看似安静的暗氛专辑中,做到扣人心弦。

这张专辑只有五首歌,首首值得一听。《Theory of Machines》是开首的激动,舒迟有度。《Stomp》的开头又是带来更多惊喜。随即来了一首《We Love You Michael Gira》赤裸裸地向美国实验乐队Swans灵魂人物Michael Gira示爱。其中不断重复的声效和故意做的刺激耳朵的噪音,都有向Michael Gira学习的意味,却摒弃了Michael Gira的吵闹,用电子合成器重新混合,变成爱的赞歌。有人以为机器设备是冰冷的,其实却是火热的。Ben Frost用给人印象很冰冷的设备和音乐风格,做出了富有情绪的东西,寻找到了属于Ben Frost自己的全新表达方式,这张专辑的动人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些用优美人声和旋律包裹的歌曲,Ben Frost一如封面和内页上展现的那样柔美细腻,才华横溢。

堪称当年最激动人心的专辑。这张专辑也是冰岛独立厂牌Bedroom Community成立之年发行的两张专辑之一。Ben Frost、Valgeir Sigurðsson、Daníel Bjarnason等人反过来联手成就了本世纪冰岛最佳的纯器乐独立厂牌Bedroom Community。

Drum’s Not Dead

3
Drum’s Not Dead
Liars

美国乐队Liars的风格从朋克、实验到电子舞曲,不同时期都有很具特点的代表作。每张专辑的主题和设定也不同,近年来唱主角的是合成器,从《WIXIW》到《Mess》,他们好像要把抖腿音乐发挥到极致。和朋克风加实验风的出道之作《They Threw Us All in a Trench and Stuck a Monument on Top》(2001)有了很大区别。而这张早年代表作《Drum’s Not Dead》是Liars又一个特立独行的阶段,其核心乐器是鼓。

在这张专辑中,你可以听到富有变化的鼓点,很多有趣的声音,以及大段Solo。整张专辑是一张概念专辑,曲目都是围绕着鼓和Mt. Heart Attack展开的,还有乐队成员以鼓手为核心内容的手绘插画,鼓不死的标题实至名归。看似无厘头,实际很缜密。《A Visit from Drum》、《It Fit When I Was a Kid》、《Let’s Not Wrestle Mt. Heart Attack》等作品都能够用很简单很直接的方式让听者迅速进入状态,被带动起来。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听到深情流行的曲目。作品中还放入了主唱Angus Andrew自己和Yeah Yeah Yeahs主唱Karen O的情感故事,创作出被Pitchfork称为世纪最佳情歌之一的《The Other Side of Mt. Heart Attack》。Angus Andrew能让Karen O流泪,这首作品里他不断重复你去哪里我都会在你身边,回应karen O此前的示爱作品《MAPS》,女生最爱听的不就是这句话么?打动了多少少女的心。

到这张专辑为止,这几个名校学艺术出身的音乐人走向了第一个高峰。

The Life Pursuit

4
The Life Pursuit
Belle and Sebastian

来自苏格兰格拉斯哥的独立流行乐队Belle and Sebastian曾在90年代发行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专辑,在独立小清新领域树立起了丰碑,不仅是苏格兰头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如果你觉得Belle and Sebastian进入新世纪后找不到方向,不如90年代时动听,那你肯定搞错了。他们这几年的专辑也有值得一听的,就比如这张《The Life Pursuit》。虽然还是差不多的腔调,某种意义上来说没啥突破。他们总是絮絮叨叨,能用很简单的旋律就让人轻松愉快起来,有着舒解紧张情绪、缓解压力的功效,你还特别要注意他们的歌词,时常有精彩小故事。他们就像民谣歌手一样,主要是凭借洞悉人性的故事来捕获人心,打动听众的。那些小情绪和小故事不知怎么回事,百听不厌。最好的最淡定的人生,还要看这群来自格拉斯哥的人如何演绎。

2014年,主唱Stuart Murdoch执导的首部电影《God Help the Girl》上映,2015年新专辑《Girls in Peacetime Want to Dance》发行,并将继续他们的全球巡演。Belle and Sebastian和过去一样努力,一样出色。

5
Return to Cookie Mountain
TV on the Radio

TV on the Radio前一张专辑《Desperate Youth, Blood Thirsty Babes》(2004)已经相当出色,但尚没有打开知名度。这张《Return to Cookie Mountain》帮助他们更进一层。《Wolf Like Me》、《Dirtywhirl》等曲目将独一无二的TV on the Radio式独立摇滚发挥到极致。因为乐队内有黑人成员,所以这支美国独立摇滚乐队有着黑人灵歌底蕴,嘹亮而且激动人心的男声,黑人音乐的血脉流淌在摇滚乐中。当时独立摇滚世界的黑人并不算多,TV on the Radio证明了这些来自纽约的混血儿可以干得更为出色。后期一些电子转向,以及一直很出色的编曲处理等等,助力TV on the Radio后来凭借《Dear Science》达到乐队最高潮。

非常遗憾的是,随着主唱Dave Sitek(Maximum Balloon)分心个人事业,2011年的时候乐队成员Gerard Smith不幸英年早逝,TV on the Radio的上升通道在2011年之后意外受阻。2014年的新专辑《Seeds》和这张《Return to Cookie Mountain》比起来有明显差距。

The Crane Wife

6
The Crane Wife
The Decemberists

美国民谣乐队The Decemberists是当代的故事大王。他们经常沉浸在故事之中,擅长完概念专辑,仿佛小说家在讲故事,作曲家在创作音乐剧,他们多张专辑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代背景有主角,从封面到歌曲内容一以贯之,演绎的是现代民谣版本的音乐剧。他们早年的4张专辑全部值得一听,尤其是《Castaways and Cutouts》(2002)和这张专辑《The Crane Wife》。他们可以在童话世界和虚构环境里讲一些经典故事,同时擅长剖析当代人生活,是细节控。这也是许多歌迷喜欢他们的原因。他们总是说到熟悉的人事,唱到心坎儿里,同时还那么有趣。

7
This Binary Universe
BT

美国电子音乐人Brian Wayne Transeau(BT)是一位全能的电子音乐创作人,他还是制作人、录音师,合作过的音乐人除了小众流派的音乐人外,还包括小甜甜、麦当娜、Tori Amos等众多一线大牌,他的电子音乐专辑《These Hopeful Machines》(2010)入围过格莱美,是最顶尖的电子音乐人。

90年代开始发专辑的他涉足过电子的多种细分流派和相关流派,电音舞曲、IDM、Trance等都不在话下,监制主流流行音乐或者担当混音也毫无压力。特别要挑选这张《This Binary Universe》而不挑选名气更响亮的《These Hopeful Machines》是因为这张2006年的专辑是一张安静的氛围专辑,BT又一跃跳到了个新坑里面。里面充斥着标准的氛围曲目,还有小清新的《Dynamic Symmetry》,钢琴作为主线开场的《The Anhtkythera Mechanisem》以及《The Anhtkythera Mechanisem》的序曲《Good Morning Kala》等,让人看到了BT与众不同的一面,也更能感受到他对不同流派的灵活掌握和多才多艺。

8
Altar
Sunn O))) & Boris

这张专辑可谓两大知名乐队的强强联手,对喜欢Drone Metal的人来说不容错失。对双方乐迷来说都是值得一听的。

Sunn O)))是Drone Metal、实验金属最著名的代表乐队之一,Drone Metal是90年代才兴起的金属音乐的一种新流派。Drone本身已经很小众、其审美并不为大众所接受,Drone Metal的走向更极端。Sunn O)))在这条道路上从90年代摸索至今,连续出了很多偏离普通审美的唱片,肩负着实验音乐人的重任:质问常规,不断提出新的挑战。Sunn O)))自己的专辑比如《Monoliths & Dimensions》(2009),在声音处理上总是有颇多亮点。

而Boris是日本金属名团,走的是重金属路线,但并不是传统重金属乐队,也干噪音实验,同样是Drone Metal最著名的代表乐队之一。他们曾发行过《Boris at Last -Feedbacker-》(2003)、《Heavy Rocks》(2002)等多少属于奠定Drone Metal、为整个流派定义性质的专辑。Boris是当下日本最好的实验乐队之一。

两大领军乐队联手完成的《Altar》中还包括其他嘉宾音乐人数位。比如和Sunn O)))关系甚好的美国民谣女歌手Jesse Sykes写了一曲《The Sinking Belle(Blue Sheep)》并亲自演唱,这首舒缓优美的作品为这张金属味道很浓,厚重如《Etna》、《Akuma No Kuma》等曲目做了很好的缓冲和调剂。更对胃口的是剩下来Drone比较浓的部分,比如《N.L.T.》和《Blood Swamp》,Sunn O)))的魅力就在这些看似没啥变化,实则暗流涌动的地方体现。

在2007年《Altar》的英国演出上,Sunn o)))、Boris和多位合作演奏的音乐人同台演出,是这个小众流派的一次集体狂欢。

The Drift

9
The Drift
Scott Walker

不需要多介绍,佳作不断的噪音实验老炮。可以从这张开始往前尝试他的各种专辑。这张之后也有佳作,还与Sunn O)))等年轻一些的音乐人合作,实验的脚步没有停歇过。

10
Post-War
M. Ward

M. Ward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民谣歌手之一。他1999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Duet for Guitars #2》就让世人惊讶于录音水平一般的低保真民谣中所流露出来的超凡脱俗的气质。M. Ward的人声很有魔力,但不算太特别,没有Bill Callahan等人那么出色的声音天赋。他的吉他复古生动,但单独看也不能算冠绝美国,吉他如行云流水的人太多。但M. Ward把这些综合起来,再加上他绝棒的歌词和一点点摇滚倾向,就与众不同了起来。

这张《Post-War》是他转投4AD后的第一张专辑,此时他开始被主流所认识。这张民谣专辑里还有一点点爵士,一点点摇滚,舒缓如《Eyes on the Prize》,传统如《Magic Trick》,还有最著名的曲目《To Go Home》,很多面手的样子,可以在一张专辑中找到从60年代到新世纪的不同感觉,美国民谣教科书。

除了出自己的专辑,M. Ward还是She & Him的核心创作成员,She & Him一度比M. Ward更出名。此外他和Jim James(My Morning Jacket)、Bright Eyes的Mike Mogis以及核心成员Conor Oberst等美国民谣界大佬一起组成了超级乐团Monsters of Folk,他还参与了另一支人员更多的超级乐团Tired Pony。M. Ward的好人缘尽显无疑。

The Swell Season

11
The Swell Season
The Swell Season

The Swell Season是一个有些传奇的故事。Glen Hansard本是爱尔兰摇滚乐队The Frames的主唱和创作核心,他们早在1991年就创作了第一张专辑《Another Love Song》,《Burn the Maps》(2004)、《The Cost》(2006)等专辑都是非常出色的流行摇滚专辑,在爱尔兰也广受好评,尤其《Burn the Maps》,层次分明丝丝入扣,其实比《The Swell Season》更好听。但The Frames并未在更大范围内流行开来。一次机缘巧合,Glen Hansard认识了年轻捷克女孩Markéta Irglová,在Markéta Irglová长到18岁那年,Glen Hansard和她以The Swell Season为名组成民谣乐队,并联合主演了电影《一次》(Once),在影片中他们也以The Swell Season为名出现,而这部低成本影片收回的票房是成本的十几倍,名扬全球,比只在局部地区走红的The Frames强上太多,主题曲《Falling Slowly》还拿到了奥斯卡奖,开启了一段浪漫爱情故事。虽然最后女孩嫁作他人妇,The Swell Season也随之宣告解散,Glen Hansard回到他自己的The Frames中,但至少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难忘的电影和多张专辑。

12
Close to Paradise
Patrick Watson

这张专辑是加拿大民谣歌手Patrick Watson最知名的一张,曾获得加拿大北极星奖。他擅长钢琴、管弦乐器,他和他的乐队做出的民谣音乐除了吉他也会有钢琴弹奏,以旋律优美动人而非歌词著称,适合慵懒的午后当作背景乐,有时候让人感觉重回Coldplay早年柔情时的那些作品,非常流行悦耳。更好比飞跃回早前Chamber Pop那个英伦时代,比如走室内音乐路线的Tindersticks。加拿大盛产有古典气息的唱作人和乐队,比如Rufus Wainwright、Arcade Fire,Patrick Watson是其中更软更流行的一位。

13
Meds
Placebo

Placebo最好的时期无疑是90年代。《Placebo》(2006)、《Without You I’m Nothing》(1998)等早年专辑中,Brian Molko用他辨识度超高的人声和混杂性别识别问题、同性恋问题、吸毒问题等各种“边缘”问题的歌曲内容瞬间窜红。唇红齿白一头黑发美貌如少女的Brian Molko和乐队成员Stefan Olsdal的爱情长跑羡煞旁人。

在他们感情特别稳定之后,Placebo反而丧失了早年的创作活力,一下子没有了创作源泉。这张《Meds》是他们最后的优雅,水准已较《Sleeping with Ghosts》(2003)下降,但比此后的两张专辑还是好许多的。

也就是这一年,Placebo作为北京流行音乐节压轴乐队来到了北京。这个短命的音乐节办了没几届,却让Placebo成为了最早来国内音乐节演出的乐队。当时音乐节不像现在这样普遍,尚属新鲜货。他们在音乐节上主要演的是《Meds》中的曲目,在北京唱着《Follow the Cops Back Home》对抗着安保人员,曾经的青春充满奇遇。

14
Let’s Get Out of This Country
Camera Obscura

Camera Obscura和Belle and Sebastian一样,是来自苏格兰格拉斯哥的独立流行乐队,成立于90年代,有着动听的旋律,听上去特别舒服,无意间听到也会不自觉地忘记按暂停按钮。Camera Obscura的首张专辑正是Belle and Sebastian的核心人物Stuart Murdoch担当制作,有点女声版Belle and Sebastian的意思。

Camera Obscura的音乐多年来保持着一贯的清新感觉。喜欢独立流行的朋友可以一次次在他们的音乐中找到熟悉的感觉。这张《Let’s Get Out of This Country》是跳槽到4AD前的最后一张专辑,这张专辑被媒体誉为是“终于摆脱了Stuart Murdoch的影响”——其实听上去还是很相似。但多年之后,这张当年并不那么畅销的专辑反而被一些媒体认为是2006年最好的民谣专辑,而Stuart Murdoch被大家看作是在走下坡路。进入4AD之后Camera Obscura名气比以前响亮,也陆续出了一些好口碑的专辑,但我们还是会在每个迷迷糊糊的夜晚想起这张《Let’s Get Out of This Country》。


刊于《通俗歌曲》2015年2月号,未完待续。
第一辑:2000-2001
第二辑:2002-2003
第三辑:2004-2005
第四辑:2005-2006
第五辑:2007-2008
第六辑:2009-2011
第七辑:2012-2013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